• [单选题]2005年7月5日,胡某未经批准,在住宅周围安装电网,8月1日胡某自行拆除。2006年3月1日公安机关根据举报证实了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正确答案 :A
  • 胡某的行为不予处罚

  • 解析:80.A【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而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本案中应从2005年8月1日算起,至2006年3月1日已逾6个月,所以对胡某的行为应不予处罚。故选A。

  • [单选题]某位经营者投入巨资修建了一条连通市区和机场的高速公路,这条公路比原来市区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路程短且路况好。当然,这条私营高速公路是要收费的。运行一段时间后,经营者发现车流量比预期要少得多,这条期望中的“招财路”并没有立即招财。
  • 正确答案 :E
  • 与在一般公路上开车相比,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更具危险性

  • 解析:73.D,原来的路也是高速公路

  • [单选题]压强:面积
  • 正确答案 :D
  • 效率:时间

  • 解析:

    面积越大,压强越小,二者成反比,符合的只有D


  • [单选题]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了他。某日甲把乙引到家中将毒药掺入饮料中让其喝下。乙昏迷之际,甲离家到附近的湖边准备自杀。徘徊之际,甲心生悔意,跑回家中救乙,发现乙已被家人送往医院,并脱离生命危险。对甲的处罚应
  • 正确答案 :C
  •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 解析:

    本题与2004年法律硕士考试专业基础课试卷第9题相似。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其最关键的特征在于行为人以自己的行为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不是以自己的行为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而是他人的行为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对于行为人而言,这实际上是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得逞,故只能成立犯罪未遂,而不是犯罪中止。本题就是如此。甲在实施完犯罪行为之后,虽然欲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但犯罪结果实际上是由他人的行为防止发生的,所以,甲成立犯罪未遂,按照《刑法》第23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考生注意】本题的答题步骤分为两部分:先要对题干中所给定的案情判断其犯罪停止形态,然后还要复述出相应的犯罪停止形态的刑事责任。如果考生对具体的犯罪停止形态的刑事责任记忆不清,即使判断正确犯罪停止形态,也不能正确回答本题。本题再一次提醒考生,对于总则性法定量刑情节,一定要记忆清楚准确。


  • [单选题]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D
  •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 解析:

    题干要求理解的是“不同物种”间的关系,而D选项中人类属于同一个物种。


  • 查看原题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公选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