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ALTER TABLE教师ALTER职工号SET CHECK LEF(职工号,3)= ”110”

题目:为“教师”表的职工号字段添加有效性规则:职工号的最左边三位字符是“110”,正确的SQL语句是

解析:【答案】:C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程序段的执行结果是______。 int i; int x[][3]=}1,2,3,4,5,6,7,8,9}; for(i=0;i3;i++) printf("%d",x[i][2-i]);
  • 3 5 7

  • 解析:解析:数组x在初始化时赋9个值,列值为3,则行值为3。i为0时,x[i][2-1]指的是元素x[0][2](值为3):i为1时,x[i][2-i]指的是元素x[1][1](值为5):i为2时,x[i][2-1]指的是元素x[2][0](值为7);输出结果是3 5 7。

  • [单选题]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在最坏情况下,下列各排序法所对应的比较次数中正确的是( )。
  • 快速排序为n(n-1)/2

  • 解析:冒泡排序法首先将第一个记录的关键字与第二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逆序则交换,然后比较第二个与第三个,依此类推,直至第n一1个与第n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在最坏情况下,冒泡排序中,若初始序列为“逆序”序列,需要比较n(n一1)/2次。快速排序是对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记录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比另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小,然后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最终达到整个记录有序。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为n(n-1)/2。

  • [单选题]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stdio.h" #define M(x,y) x%y main() { int a,m=12,n=100; a=M(n,m); printf("%d\n",a--);}
  • 4

  • 解析:解析: 带参数的宏定义命令行形式如下:

  • [单选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各个对象之间应相对独立,相互依赖性小

  • 解析:解析: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对象是面向对象的软件的基本模块,它是由数据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操作所组成的统一体,而且对象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操作围绕对其数据所需做的处理来设置,没有无关的操作。从模块的独立性考虑,对象内部各种元素彼此结合得很紧密,内聚性强。由于完成对象功能所需要的元素(数据和方法)基本上都被封装在对象内部,它与外界的联系自然就比较少,因此,对象之间的耦合通常比较松。因此,选项B与C中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而选项A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 [单选题]以下程序(程序左边的数字为符加的行号)。 1#includestr.h> 2#includestdio.h> 3main() 4{ char s[]="string"; 5puts(s); 6strcpy(s,"hello"); 7printf("%3s\n",s);}
  • 第1行有错

  • 解析:解析:字符串复制函数strcpy包含在头文件string.h中,因此,程序中的第1行文件包含命令是错误的。

  • [单选题]下列关于栈和队列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栈在栈顶删除元素

  • 解析:栈实际也是线性表,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栈是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通常称插入、删除的这一端为栈顶,另一端为栈底。队列是只允许在一端删除,在另一端插入的顺序表,允许删除的一端叫做队头,允许插入的一端叫做队尾。

  • [单选题]有以下说明和定义语句:struct student{int age; char num[8] ;};struct student stu [3] = { { 20, "200401" } , {21, "200402" } , {19, "200403" } };stract student * p = stu;以下选项中引用结构体变量成员的表达错误的是( )。
  • stu[3].age

  • 解析:解析:结构体变量的引用有三种形式:结构体变量.成员名;(*p).成员名;P->,成员名。所以选项A),B),C)都是正确的。

  • 推荐下载科目: 计算机二级 软考中级 微软认证 思科认证 Linux认证 JAVA认证 软考高级 职称计算机 通信工程师 LTE认证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