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课程目标

题目:( )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学习之后,在德智体诸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

解析:答案分析: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教育目的是更上位的范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理的教育家是( )。
  • 赫尔巴特

  • 解析: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在《普通教育学》一书的“绪论”教学”“教学的结果”等章中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这个问题,他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并强调说:“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在赫尔巴特看来,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 [单选题]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 )学习理论的观点。
  • 人本主义

  • 解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学过程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故本题答案选D项。

  • [多选题]属于操作条件作用范型的有()
  •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无强化

  • 解析: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范型可概括为以下四类:(1)积极强化。例如教师对学生听话给予奖励;(2)消极强化;(3)无强化;(4)惩罚。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村官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国家电网 执法资格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