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社会保障制度
题目:根据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是( )。
解析:解析:宪法修正案第23条规定,宪法第 33条增加一款,作为第3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1996年,某甲因涉嫌贪污罪被羁押;1997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99年,因有立功表现,被减为15年有期徒刑;2002年,又有重大立功表现,司法机关再次对其减刑2年。某甲至少可能再服刑( )。
5年
解析:解析:注意本题的问题是某甲至少可能再服刑多少年刑法第78条第2款规定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10年。因此,某甲实际服刑的刑期至少不能低于10年。因为某甲从1997年至2002年已经服刑5年,则其至少还须服刑10-5=5(年)(注意:可能还会经过再次减刑,题目中的2002年减刑2年是迷惑项,没有实际用途),所以,应选择A。如果问题是“某甲还应服刑多少年”,首先,某甲15年有期徒刑的刑期从1999年起计算,至2002年,已经服刑3年,再减刑2年,则其剩余刑期为15-3-2=10(年),故应选择D。这两个问题考查的侧重点不同:第一个问题考查的是刑法对于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的限制,第二个问题考查的是减刑后刑期的计算。
[多选题]民事权利的含义包括( )。
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权利人自己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权利人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权利人要求他人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权利的含义,四项选项均正确。
[单选题]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 )行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解析:本题考的是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考生一定要引起重视。还需要注意的是,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国务院的职权、国家主席的职权一定要区分清楚,记忆准确,这部分内容也可以考选择题。
[单选题]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是( )。
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解析:解析:规范都具有约束力,而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组成和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有着一般社会规范所不具有的强制性,而这种强制性由国家的强制力作为保障,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
[单选题]相邻关系是相邻的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之间基于合同的约定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错误
解析:解析:相邻关系是法律规定的,而不是当事人约定的。
[单选题]司法权以“不告不理”为原则,除非因为诉方或者控方的请求,否则,不作主动干预,这体现了司法权的( )。
被动性
解析:解析:行政权在运作时具有主动性,而司法权具有被动性。行政权的运行总是积极主动地干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而司法权以“不告不理”为原则,即非因诉方、控方请求不作主动干预。在没有人要求作出判断时,不具有判断权,否则其判断结论在法律上属于无效行为。
[单选题]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对其应( )。
不予刑事处罚,也不认为构成犯罪
解析:解析: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由于刑事责任能力是构成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也不认为其构成犯罪。故选B。
[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上级人民检察院与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的关系是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