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没有根据地作出假设:仅仅因为满足一给定条件足以保证一个通告的重要性,那么满足这个条件对这个通告的重要性是必要的。

题目:任何经部门领导授权的通告都是重要的。然而,通告有时未经部门领导授权而由其他人发出,因此一些通告将必然被证明是不重要的。上面的推理是有缺陷的,因为论述

解析:解析:题干根据所有经部门领导授权的通告都是重要的,而有些通告没有经过部门领导授权得出结论:有些通告不是重要的。这是一个错误的三段论推理,因为大项“重要的”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但在结论中是周延的,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能周延”,即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为了推动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发展,ITU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其中(1)系列标准用于LAN会议。通用视频会议系统中的核心是(2)。
  • H.323

  • 解析:解析:当前,视频会议的实现方式有3种:(1)广电系统(电视台)常用的电视直播式视频会议;(2)MPEGl和MPEG2压缩格式,VOD视频传输式视频会议系统;(3)ITU(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基于H.261/H.263视频压缩格式的H.320/H.323规范的视频会议系统。ITU制定的H.32x多媒体通信系列标准使得在现有通信网络上进行视频会议成为可能,其中主要的标准如下。(1)H.320:在窄带可视电话系统和终端(N-ISDN)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标准;(2)H.321:在B-ISDN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标准;(3)H.322:在有QoS保证的LAN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标准;(4)H.323:在无QoS保证的PBN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系统标准;(5)H.324:在低比特率通信终端(PSTN和无线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标准。H.323是于1996年3月,ITU第15组在日内瓦会议上正式提出的,最初称作“工作于不保证业务质量的LAN上的多媒体通信终端系统”。1997年底,通过了H.323V2,改名为“基于包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终端系统”。1998年2月,正式通过时去掉了版本2的“V2”称呼,从而称作H.323。1999年5月,ITU又提出了H.323的第三个版本。H.323为基于网络的通信系统定义了4个主要的组件:终端(terminal)、网关(gateway)、网闸(gatekeeper)、多点控制单元(multipoint control unit)。(1)终端:这是PBN中能提供实时、双向通信的结点设备。所有的终端都必须支持语音通信,视频和数据通信能力是可选的。H.323规定了不同的音频、视频或数据终端协同工作所需的操作模式。它将是下一代因特网电话、音频会议终端和视频会议技术的主要标准。所有的H.323终端也必须支持H.245标准,H.245标准用于控制信道使用情况和信道性能,在H.323终端中的其他可选组件是图像编解码器、T.120数据会议协议以及MCU功能。(2)网关;这是H.323会议系统的一个可选组件。网关能提供很多服务,其中包含 H.323会议结点设备与其他ITU标准相兼容的终端之间的转换功能。这种功能包括传输格式(如H.225.0到H.221)和通信规程的转换(如H.245到H.242)。另外,在PBN端和电路交换网络SCN端之间,网关还执行语音和图像编解码器转换工作,以及呼叫建立和拆除工作。终端使用H.245和H.225.0协议与网关进行通信。采用适当的解码器,H.323网关可支持符合H.310,H.321,H.322以及V.70标准的终端。(3)网闸:这是H.323系统的一个可选组件,其功能是向H.323结点提供呼叫控制服务。当系统中存在H.323 gatekeeper时,其必须提供以下4种服务:地址翻译、带宽控制、许可控制与区管理功能。带宽管理、呼叫授权、呼叫控制信令和呼叫管理等为可选功能。一个H.323通信域可以有多个gateways,但只能有一个gatekeeper进行地址转换和管理工作。(4)多点控制单元;MCU是视频会议系统中的核心设备。MCU支持3个以上结点设备的会议,点到点的通信无需它们介入。在H.323系统中,一个MCU由一个多点控制器(MC)和几个多点处理器(MP)组成,但也可以不包含MP。MC处理终端间的 H.245控制信息,从而决定它对视频和音频的通常处理能力。在必要的情况下,MC还可以通过判断哪些视频流和音频流需要多点广播来控制会议资源。MC并不直接处理任何媒体信息流,而将它留给MP来处理。MP对音频、视频或数据信息进行混合、切换和处理。MC和MP可能存在于一台专用设备中或作为其他的H.323组件的一部分。

  • [多选题]试题(49)、(50)某文件管理系统在磁盘上建立了位示图(bitmap),记录磁盘的使用情况。假设计算机系统的字长为32位,磁盘的容量为200GB,物理块的大小为1MB,那么位示图的大小有 (49) 个字,需要占用 (50) 物理块。
  • 1200

    6400

    25

    35

  • 解析:试题(49)、(50)分析

  • [单选题]在CORBA体系结构中,(61)属于客户端接口。
  • 静态IDL Stubs

  • 解析:解析:在CORBA体系结构中,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ORB)负责处理底层网络细节,它可以运行在各种不同的底层网络协议上,例如:TCP/IP、IPX等。在实现网络通信的基础上,ORB实现了一系列的功能,例如:对象定位、编组与解组、初始化服务、接口库等。并且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提供了标准的API,使得客户不用考虑底层网络细节,通过对象引用来实现对远程对象的请求调用。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IDL)定义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静态接口,它实现了对象接口与对象实现的分离,屏蔽了语言和系统间的异构问题。通过标准的IDL编译器,可生成客户端的IDL存根(Stubs)和服务器端的骨架(Skeletons),这两者分别是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与ORB间通信的中介。IDL存根提供了访问对象服务的静态接口,而骨架则包含了服务对象的静态接口并负责实现与对象实现中具体方法的连接。IDL存根被称为静态调用接口,由IDL编译器编译目标对象的IDL接口描述文件自动产生,客户程序与它直接相连。IDL存根的作用相当于本地调用,由存根向ORB透明地提供一个接口,以实现对操作参数的编码和解释。IDL存根把请求从特定的编程语言的表示形式转换为适于传递到目标对象的形式进行通信传输。IDL存根为客户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客户能够不关心ORB的存在,而把请求交给存根,由存根负责对请求参 数的封装和发送,以及对返回结果的接收和解封装。静态IDL骨架是静态IDL存根在服务器端的对应,在请求的接收端提供与存根类似的服务。当ORB接收到请求时,由骨架将请求参数解封装,识别客户所请求的服务,向上调用服务器中的对象实现,当服务器完成了对请求的处理后,骨架把执行结果封装,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程序。由于存根和骨架都是从用户的接口定义编译而来,所以它们都和具体的接口有关,并且,在请求发生前,存根和骨架早已分别被直接连接到客户程序和对象实现中去。为此,通过存根和骨架的调用被通称为静态调用,IDL存根和IDL骨架之间没有必须配对的限制。动态骨架接口(Dynamic Skeleton Interface,DSI)允许动态调用对象,对象实现需要实现动态调用例程的接口。DSI是DII(1DL动态调用接口)在Server方的对应。与 DII允许客户不通过存根就可以调用请求类似,DSI允许用户在没有静态骨架信息的条件下来获得对象实现。DSI从进入的消息找出调用的目标对象及相应的方法,并提供运行时的连接机制。POA(Portable Object Adapter,可移植对象适配器)是一个引导客户端请求到具体对象应用的机制。POA提供了标准的API去登记对象应用或激活对象应用。POA是灵活的CORBA编程模型模块,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规则配置它的行为。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计算机二级 计算机三级 计算机四级 微软认证 JAVA认证 计算机一级 职称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员初级 计算机操作员高级 其他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