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病人女性,40岁,在烈日下农作约3小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呕吐、烦躁不安等表现,诊断为中暑。该病人受到抑制的系统是
  • 正确答案 :B
  • 中枢神经系统

  • 解析:题干中的临床表现属于日射病的表现,日射病的发病机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 [多选题]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 ( )
  • 正确答案 :BCE
  • 血管壁异常

    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质和量的改变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特点
  • 正确答案 :C
  • 感染后绝大多数有典型的脑膜炎表现

  • 解析: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防御功能和细菌毒力的强弱。多数情况下,细菌都会被杀灭,或存在于鼻咽部,不至于发病。仅有极少数会发展成败血症,病原菌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典型的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败血症期时,约70%~90%的病人有皮肤黏膜淤点或淤斑,血培养可阳性,淤点涂片可找到病原菌。在脑膜炎期,脑膜炎双球菌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此时脑脊液可呈化脓性改变,涂片可见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脑脊液培养可阳性。

  • [多选题]病原体的致病力表现是
  • 正确答案 :ACD
  • 毒力

    变异性

    侵袭力

  • 解析: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 (1)侵袭力(invasiveness):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有些病原体可直接侵入机体,如钩端螺旋体、血吸虫尾蚴等。有些病原体可借其分泌的酶类破坏机体组织,有些细菌的表面成分可抑制机体的吞噬作用而促使病原体扩散。病毒性病原体常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内。 (2)毒力(virulence):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从而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内毒素通过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毒力因子包括侵袭能力(痢疾杆菌)、溶组织能力(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等。许多细菌尚能分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细菌素以利于自身的生长繁殖。 (3)数量:就同一种病原体而言,入侵的数量常与其致病能力成正比,但不同病原体引起机体出现显性感染的最少数量差别较大,如伤寒需10万个菌体,而痢疾仅10个菌体即能致病。 (4)变异:病原体可因遗传或环境等因素而发生变异,通过抗原变异而逃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从而不断引起疾病发生或使疾病慢性化。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眼科(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营养(师)(代码:210) 中药士(代码:102)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