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基础护理的基本医德要求是
正确答案 :A
积极主动,善于学习
解析:1988年,原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共七条,规定了基础护理的基本道德要求是积极主动,善于学习。
[单选题]肝炎病人眼结膜黄染原因是
正确答案 :D
血中胆红素增高
解析: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红细胞寿命是120天,肝炎时被破坏的红细胞会放出血红蛋白,经过一系列的分解代谢,变成黄色物质胆红素。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因此会出现尿液和眼结膜颜色加深。
[单选题]大便呈柏油样常见于( )
正确答案 :B
上消化道出血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量每天5ml以上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50~70ml以上有黑便(柏油样便),胃内积血量250~300ml出现呕血,超过有效循环血量的20%则有循环衰竭的表现。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炎症波及整个胰腺,主要临床表现为
正确答案 :E
剧烈全上腹痛并呈带状向两侧腰背部放射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腹痛剧烈,多位于左上腹,向左肩和左腰背部放射。胆源性胰腺炎的腹痛始发于右上腹,逐渐向左侧转移,病变累及全胰腺时,剧烈全上腹痛,疼痛范围较宽,并呈带状向两侧腰背部放射,故选E。解题关键:胰腺炎的特征表现为左上腹痛,病程进展可以出现全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也淀粉酶增高。
[单选题]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依据是
正确答案 :A
潜伏期
解析:潜伏期是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依据,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临床症状之前的一段时间,了解潜伏期有助于传染病的诊断,确定检疫期。
[单选题]下列哪种辅食可用于7个月小儿
正确答案 :B
烂面和鸡蛋
解析:7个月小儿的食物质地已从泥状过渡到碎末状,这样可以帮助小儿学习咀嚼,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选项A中的碎肉是10~12个月的小儿辅食;选项C、D和E不在碎末状食物的范畴内;只有选项B可用于7个月小儿的辅食。故选B。解题关键:婴儿食物转换过程:泥状(4~6个月)一末状(7~9个月)一碎末状(10~12个月)。
[单选题]护士每天定时为病室通风,患者不太了解,护士向患者解释通风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正确答案 :E
使紫外线进入室内起杀菌作用
解析:通风换气,可变换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刺激汗液蒸发及热量散失,增加患者的舒适感。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它能在短时间内置换室内空气,从而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密度。通风效果随通风面积(门窗大小)、室内外温度差、通风时间及室外气流速度而异。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故本题选E。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无排卵性功血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 :A
多见于育龄妇女
解析:无排卵性功血多见于青春期与绝经过渡期的妇女。
[单选题]影响舒适的因素中属于环境方面因素是
正确答案 :C
环境陌生
解析:影响舒适的因素中属于环境方面因素的是环境陌生,其余选项属于心理方面因素,故C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多见于
正确答案 :B
粘连型
[单选题]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主要的病理改变是指
正确答案 :E
阑尾管壁各层有小脓肿形成
解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时,阑尾肿胀明显,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物。镜下,阑尾黏膜的溃疡面加大,并深达肌层和浆膜层,管壁各层有小脓肿形成,腔内有脓液。故选E。
[单选题]急性胸膜炎患者,需抽血作血培养,护士应采集的血量是
正确答案 :E
10ml
解析:根据化验项目不同,一般采集血量是2ml、5ml、10ml,因此排除B、D。血标本一般需要采集10ml血,因此E是正确答案,A、C排除。解题关键:血培养、生化检查均需要10ml血量。
[单选题]患者男,22岁。因上腹痛、发热4小时入院,查体: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应考虑为
正确答案 :B
化脓性阑尾炎
解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变扩展至阑尾壁各层并有小脓肿形成,表面覆以脓性渗出物,可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查体时可出现局限性压痛。
[单选题]二尖瓣狭窄病人伴心房颤动时左心房血栓脱落最常栓塞于
正确答案 :A
脑
解析:二尖瓣狭窄时的左心房、动脉瘤内或血管分支处血流缓慢及出现涡流时,则易并发血栓形成。二尖瓣狭窄病人伴心房颤动时左心房血栓脱落,一般会从主动脉根部沿体循环运行容易引起脑梗塞。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时,尿淀粉酶
正确答案 :B
增高稍晚
解析: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48小时达高峰,维持5~7天,下降缓慢。
[单选题]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是
正确答案 :C
有水及电解质紊乱
解析:婴儿腹泻重型除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这是轻型重型的主要区别。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