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E

警觉性增高,对刺激敏感 注意力分散而难于集中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情绪与行为异常

题目:心理应激状态可出现下列哪些表现 ( )

解析:心理应激状态可出现警觉性增高,对刺激敏感;注意力分散而难于集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情绪与行为异常。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血管性痴呆的特征是
  • 有阶段性波动,智能呈"岛状"损害

  • 解析:VD的起病相对较急,病程可呈阶梯式恶化且波动较大。VD的认知功能缺损通常较局限,记忆缺损可能不太严重。

  • [单选题]量表的信度是指
  • 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解析: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

  • [单选题]关于“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精神障碍仅限于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

  • 解析: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应用于精神卫生领域。。调查精神障碍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分布的各种有关因素、分布频率的变化及其有关因素,从而探讨精神障碍的病因、流行规律,以及制定控制、预防甚至消除精神障碍的具体措施和检查防治效果的科学。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并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之中。研究的精神障碍不仅仅为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还包括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以及各种神经症等。

  • [单选题]内伤发热的辨证纲领应为( )
  • 以虚实为纲


  • [单选题]艾里克森发展阶段说的核心是
  • 同一性-角色混乱

  • 解析: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一致)。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第二阶段: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第三阶段:学前期(4~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第五阶段:青年期(13~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9~25岁),亲密对孤独的阶段。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6~65岁),繁殖对停滞阶段。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同一性-角色混乱,它是一种成熟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妇产科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儿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