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苏叶 茯苓

题目:半夏厚朴汤组成的药物中含有( )

解析:半夏厚朴汤的组成有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52岁。有左侧足癣病史,左小腿肿痛3天,查体可见左侧小腿前区皮肤肿胀,鲜红成片,边界清楚,灼热,触痛。治疗应选择的方药是
  • 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

  • 解析:湿热毒蕴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可伴轻度发热,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反复发作,可形成象皮腿。辨证分析:湿热下注,复感外邪,湿热毒邪淤结于下肢,郁阻肌肤,经络阻塞,故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热毒炽盛,腐化肌肉,故甚者可至结毒化脓、肌肤坏死;湿邪中阻,故见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湿性粘滞,与热胶结,故易反复发作。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方药: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

  • [单选题]眩晕病虚证的基本病机是
  • 髓海空虚,清窍失养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是表实寒证表现的是
  • 汗出

  • 解析:表实寒证的表现是具有表证、实证或寒证的表现,汗出不属于其表现。

  • [单选题]体温在39℃以上,一日内波动范围超过2℃者,多见于
  • 风湿热

  • 解析:选项A属于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屡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型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选项B、D属于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故排除B、D。选项C属于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故不选。选项E属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故不选。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技)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