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伯氨喹啉
题目:患者,男,25岁,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2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
解析:伯氨喹啉能杀灭红细胞外期原虫及配子体,故可防止复发和传播。故E正确。而奎宁、青蒿素、甲氟喹等能迅速杀灭红内期原虫,治疗疟疾急性发作,控制疟疾症状。奎宁目前耐药性较高,目前已较少应用。青蒿素和甲氟喹用于耐氯喹疟疾发作的治疗。但它们不能杀灭红细胞外期原虫及配子体,不能阻止复发,故不能用作疟疾的预防和阻断传播。乙胺嘧啶对某些恶性疟及间日疟原虫的红外期有抑制作用,但对红内期的抑制作用则不显著,可用于疟疾预防,但不能防止疟疾患者的复发。故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腹壁静脉曲张患者,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该患者应考虑为
门静脉高压或门静脉阻塞
解析:门脉高压者腹壁迂曲的静脉,以脐为中心向上腹及下腹延伸。
[单选题]26岁,初孕妇。于妊娠38周出现头痛、眼花,上腹不适。血压180/100mmHg.尿蛋白(++),眼底动静脉比为1:2,视网膜水肿。诊断应是
重度子痫前期
解析:子痫是指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故C不正确。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首次出现BP≥140/90mmHg;尿蛋白(-),故D不正确。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是指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故E不正确。重度子痫前期一般于孕20周以后出现,BP≥160/110mg,尿蛋白>2.0g/24h或随机尿蛋白≥(++),血肌酐>160μmol/L,可伴有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上腹不适,故B正确。
[单选题]女性,30岁。胃穿孔术后6天,弛张热,下腹坠胀,大便次数增多,尿频。查体:下腹软,深压痛,未触及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盆腔脓肿
解析:1.根据题干,病人出现下腹坠胀,大便次数增多,尿频,下腹软,深压痛,未触及肿块,最可能的诊断为盆腔脓肿。2.急性菌痢主要表现为病急、发热、腹痛、腹泻及粘液便等症状。3.肠间脓肿:出现化脓感染的症状,并有腹胀、腹痛、腹部压痛或扪及包块。4.急性膀胱炎:有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征的表现。5.急性附件炎:发热、下腹痛,多为双侧性,下腹部压痛显著,无腹泻。故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从事健康教育人员的行为规范主要内容不包括
促进、维持和改善个体、家庭和社区的健康
解析:从事健康教育人员的行为规范主要内容、健康教育者应拥护所有公民的价值、尊严、潜力和独特性、强调所有医疗保健服务的根本的道德原则,尊重自主权、促进社会公平、积极推进行善和避免伤害
[单选题]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甲硫氨酸
解析: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应的氨基酸,称为营养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和苯丙氨酸(口诀:携一两本黄色书来,携——缬氨酸、一——异亮氨酸、两——亮氨酸、本——苯丙氨酸、黄——甲硫氨酸(硫为黄色)、色——色氨酸、书——苏氨酸、来——赖氨酸)。
[单选题]患儿男,9个月。发热1天,突起惊厥,伴呕吐数次。体温40℃,方颅,咽红,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坦,前囟平坦,惊厥呈全身性,持续1~2分钟,停止后能进食。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热性惊厥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为无热惊厥。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有颅内压增高体征及脑脊液改变。中毒性脑病患儿有呕吐以及各种精神症状和脑部神经体征,脑脊液压力增高。婴儿痉挛:①单个发作时间短;②全身尤其是头部和上半身向前屈曲;③发作次数频繁;④发作时间通常是在刚入睡或刚醒而意识尚处于蒙眬状态时;⑤发作期脑电图表现不一。热性惊厥多见于婴幼儿,一般在感染性疾病体温升至38℃以上即可发生,多呈全身强直或强直-阵挛样发作,往往一次发热仅发生一次,发作后不遗留明显脑损害,选项E正确。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最常见于
下壁心梗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最常见于下壁心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由右冠状动脉闭塞引起。正常窦房结动脉的血液供应大多来自右冠状动脉;当右冠状动脉发生急性梗死时,可累及窦房结和房室结,造成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性心动过缓。
[单选题]男,64岁。突发上腹痛3小时,持续性,由上腹扩展到全腹,伴恶心、呕吐。查体:P110次/分,BP138/96mmHg。呼吸浅快,腹胀、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阳性,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下列术前处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
胃肠减压
解析: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术前、术中持续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肠膨胀,有利于视野的显露和手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