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30~37℃
题目:发酵法的温度一般为
解析:1.发酵法的温度一般为30~37℃。
2.发芽法的温度一般为18~25℃。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既可以泻下,又能清肝的是
芦荟
解析:芦荟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或同属近缘植物的叶汁浓缩干燥物。味苦,性寒。归大肠、肝经。苦寒清泄,沉降下行,入大肠与肝经。既泻热通便,又清泻肝火,还能杀虫。为治热秘、肝火及小儿热惊、热疳之良药。具有泻下,清肝,杀虫的功效。故答案选C。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肺热炽盛证临床表现的是
痰黄稠量多
解析:肺热炽盛证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咳嗽,气粗而喘,甚则鼻翼煽动,鼻息灼热,胸痛,或有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答案选D
[单选题]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
普济消毒饮
解析:汗法,又称解表法。运用解表发汗的方药开泄腠理,调和营卫,以达到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指凡邪气在皮毛肌肤者,宜采用汗法,使邪从外解,可以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还可以预防病邪由表入里的转变。故适用于一切外感表证,某些水肿和疮疡初起,以及麻疹透发不畅等兼表证者也可应用。临床应用时,根据病邪性质的不同,汗法又具体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一般说来,辛温发汗适用于表寒证,辛凉发汗适用于表热证。汗法应以邪去为度,不可发汗太过,否则耗散津液,损伤正气。凡表邪已尽,自汗、盗汗、失血、吐泻和热病后期津亏者,均不宜用。普济消毒饮属于清热解毒剂。答案选E
[单选题]临床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尿症状的是哪类药所致
洋地黄类药物
解析:答案:B 与中药配伍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单选题]下列关于制定药品标准的原则论述错误的是
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慎重从严、结合国情、中西并重"的原则
[单选题]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研究者应当在多长时间内报告有关部门
24小时内
解析: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8号令,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第四十一条规定:“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研究者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知申请人,并及时向伦理委员会报告”。答案选C
[单选题]麝香内服的用量是
0.03~0.1g
解析:答案:A。麝香内服的用量是0.03~0.1g。
[单选题]当归补血汤中重用黄芪为君,意在
补气生血
解析:黄芪大补元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符合"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理论,故选C。
[单选题]患者,男,28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干舌燥,痰涎壅盛,舌绛,脉数。治宜选用
安宫牛黄丸
解析:安宫牛黄丸主治:①风温、春温、暑温疫毒,燔灼营血,热陷心包,痰热上蒙清窍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②中风痰壅,突然昏迷,面赤气粗,口眼斜;③小儿外感,热极生风,风痰上扰,高热烦躁,喉间痰鸣,神昏谵妄,惊厥抽搐。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