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平板划线接种法

题目:从环境样品中分离细菌的最好方法是

解析:平板划线接种法是最常用的分离培养方法,目的是使标本或培养物中混杂的多种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分散生长,以便根据菌落的形态和特征,挑选所需的单个菌落,经移种获得纯种细菌。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标记免疫技术实际应用时测定的是
  • 标记物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信号

  • 解析:一种定性、定量甚至定位测定技术。即用荧光素、放射性核素、酶、发光剂或电子致密物质(胶体金、铁蛋白)作为示踪剂标记抗体或抗原,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而检测相应抗原和抗体。

  • [单选题]LDL中的主要蛋白质是
  • ApoB

  • 解析:LDL中主要的载脂蛋白是ApoB,占95%以上,仅含有少量Apo-C和Apo-E。

  • [单选题]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的肠外感染是
  • 泌尿系感染

  • 解析:考查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外感染中以泌尿系感染最为常见。

  • [单选题]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
  • 含两种核酸

  • 解析:病毒体积微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甚至几十万倍方可观察。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仅有一种核酸类型作为其遗传物质,外周包裹着蛋白衣壳或更包膜,以保护其核酸不被破坏。

  • [单选题]细菌染色体以外的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被称为
  • 质粒

  • 解析: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自主复制能力,使其在子代细胞中也能保持恒定的拷贝数,并表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分子。

  • [单选题]肥达反应中使用的抗原组合为
  • 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

  • 解析:伤寒沙门菌有菌体(O)抗原、表面(Vi)和鞭毛(H)抗原,三者的抗体均为非保护性抗体。由于O、H抗原性较强,常用于肥达反应。

  •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痰液中出现干酪样小块
  • 肺结核

  • 解析:痰液中出现的干酪样小块是肺组织坏死的崩解产物,呈豆腐渣或干酪样,见于肺结核、肺坏疽。

  • [单选题]下列不是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的是
  • 哮喘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心电学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辽宁初级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中药学(士) 乡村医生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