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O抗原有两相,第一相为特异性抗原;第二相为共同抗原

题目:男性,41岁,因发热、不适就诊,肥达反应结果为O抗体效价增高,而H抗体效价未增高,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初步诊断为肠热症。

解析:1.标本采集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标本进行分离与培养。肠热症的第1、2周采血液,第2、3周采粪便与尿液。整个病程中骨髓分离细菌阳性率较高。 2.沙门菌H抗原有两相,第一相为特异性抗原,用a、b、c……表示;第二相为共同抗原,用1、2、3……表示。 3.导致肠热症的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只有侵袭力、内毒素,没有肠毒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克隆化方法是
  • 有限稀释法

  • 解析:将融合细胞进行充分稀释,进行克隆化处理,再将阳性细胞进行再次克隆化。

  • [单选题]HRP催化的发光剂是
  • 鲁米诺

  • 解析:HRP催化的发光剂为鲁米诺及其衍生物;碱性磷酸酶催化的发光底物是AMPPD。

  • [单选题]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最常见病毒是
  • EB病毒

  • 解析:EBV青春期发生原发性感染,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原发性CMV也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不及EB病毒常见。

  • [单选题]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骨髓粒系增生减低

  • 解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克隆性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缺陷在多能干细胞,主要病理表现为骨髓的纤维化。疾病早期,骨髓造血细胞仍可增生,特别是粒系和巨核系细胞。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多为中、晚幼红细胞,也可见中、晚幼粒细胞,偶见原始粒细胞。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骨外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全科) MRI技师 LA物理师 临床营养(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