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站开展采供血业务应当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遵守以下哪几种技术规范和标准。血站应当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采供血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WHO推荐的手指采血部位是( )。欧美国家血小板输注无效大多数由于哪种抗体引起的( )。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2010年1月7日
2012年1月7日
201
- 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不能单独采用的交叉配血法是( )。顺利采血200mL完成时间( )。同种移植HLA配型中最重要的抗原是( )。控制病毒性输血风险的现行对策包括( )。凝胶微柱法
间接抗球蛋白法
凝聚胺法
- 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受损害( )。关于DNA的半不连续复制,错误的说法是( )。EDTA·2NaCl比枸橼酸钠抗凝效果强多少倍下列哪一种血液成分制品在国家强制标准GB18469-200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
- 2000年7月12日ISBT会员大会通过的《献血和输血的伦理规范》目的是献血者献血后身体调整必须有一段多长的休息时间( )。采血混匀秤质量控制,检查频率和质量标准分别是( )。对于悬浮红细胞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 新生儿黄疸指( )。细菌血清学诊断时,不常用的试验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献血者献血后身体调整必须有一段多长的休息时间( )。出生1周内出现黄疸
出生2周内出现黄疸
出生3周内出现黄疸
出生4周内出现黄
- 2000年7月12日ISBT会员大会通过的《献血和输血的伦理规范》目的是对ISO9004-2009的阐述错误的是半衰期最长的是( )。预防高血钾应输( )。在任何情况下献血,不应让捐献者承担任何形式的压力
限定输血医学领域必
-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错误的做法是( )。核酸的最大紫外光吸收值一般在( )。普查运用于( )。下列情况中最需要使用新鲜血液成分的是( )。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核对
- 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 )。必排出量是(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容易发生DIC,其原因是下列哪项属于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 )。流通蒸汽灭菌法
紫外线照射
间歇灭菌法
干烤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
- 下列关于微生物致病性不正确的描述是( )。ISO9000质量体系与GMP质量体系比较,相同点不正确的说法是哪项(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容易发生DIC,其原因是下列哪项不是脐带血移植存在的主要问题( )。微生物致
- ACD保养液是哪一年发明的HIV窗口期的特点对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进行标签、外观、容量、血细胞比容质量检查时,抽检频率为核酸的最大紫外光吸收值一般在( )。1918年
1943年#
1916年
1914年
1947年病毒迅速增殖
病毒
- 在资源管理要求中不包括哪项内容新一代红细胞代用品聚乙二醇(PEG)修饰的人血红蛋白(MP4)描述错误的是( )。HIV窗口期的特点干扰血红素合成的物质是( )。人力资源
资金援助#
基础设施
支持性服务
工作环境PEG使
- ISO9000-2005八项管理原则中,不包括哪项ABO亚型主要特征是( )。关于质量检验管理缺陷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与维生素B2有关的辅酶是(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抽样检验#
过程方式
系统管理与抗A和抗B试剂
- 一次性医用注射器散包装上不应有下列标志( )。与细菌耐药性相关的是( )。干扰血红素合成的物质是( )。速发性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是(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产品名称及规格
生产批号及有效期
一次性使用
包
- AST是( )。大量失血的定义是( )。取得病史应尽可能在什么场合进行(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哪些人员?血清谷丙转氨酶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清碱性磷酸酶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
血清胆碱
- 标本接收时不属于标本质量检查内容的是对于悬浮红细胞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通常保存全血的枸橼酸钠浓度一般为多少嗜酸性粒细胞颗粒不产生( )。标本标识
标本信息
标本有无溶血和乳糜
标本量
标本抗凝剂
- 检查频率和质量标准分别是( )。大量失血的定义是( )。盐水
糖水
乙醇
甘油#
二甲亚砜10天左右
60天
120天#
80天
30天每月对每台采血混匀秤检查1次
每台1次/月,混合频率15~20次/分,混合频率15~20次/分,称重为
- 关于质量检验管理缺陷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出生队列是指(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建议,血细胞计数采用的抗凝剂是( )。HIV感染者体内哪种体液含HIV的浓度最高( )。事后检验无法监控生产过程
全数
- 欲比较两地死亡率,计算标准化率可以( )。ISO9000-2005八项管理原则中,不包括哪项血小板的相对密度为( )。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消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
消除两地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
消
- 国外无偿献血前仅需要进行哪些测定( )。下列哪一项对血液标准和标准化的描述是不正确( )。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不能单独采用的交叉配血法是( )。淋巴细胞的相对密度为( )。体温、体重、血红蛋白#
体重
- 处于高凝血期的DIC患者,如果患者贫血严重并有组织供氧不足的表现,宜首选( )。属于特殊血站的是( )。普查运用于( )。制备冷沉淀的最佳温度应为( )。全血
浓缩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年轻红细胞血
-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建议,血细胞计数采用的抗凝剂是(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采供血机构对ELISA重复检测HIV抗体阳性的血液应如何处理( )。《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 )。EDTA-K2#
EDTA-Na2
- 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指征是红细胞的相对密度为( )。辐照红细胞主要用于处于高凝血期的DIC患者,如果患者贫血严重并有组织供氧不足的表现,宜首选( )。Hb
- 核酸的最大紫外光吸收值一般在( )。外周血中,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 )。处于高凝血期的DIC患者,如果患者贫血严重并有组织供氧不足的表现,宜首选(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 与细菌耐药性相关的是( )。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小板采集时,应记录( )。对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进行标签、外观、容量、血细胞比容质量检查时,抽检频率为取得病史应尽可能在什么场合进行( )。普通菌毛
荚膜
-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遵循的原则(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是(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病人失多少
- ISO9000质量体系与GMP质量体系比较,相同点不正确的说法是哪项( )。下列哪条不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的义务( )。正常男性的血细胞比容参考值是( )。轻型血友病A是因子Ⅷ活性水平两者都是国
- 根据输血流程的特点,应分别对过程和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主要质量控制内容包括( )。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措施不包括( )。ISO9000-2005八项管理原则中,不包括哪项母亲是AB型,父亲是O型,其子女可能的血型是( )。献血
- 下列哪种突变可以引起框移突变( )。一个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第一次输血宜选用( )。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下列何脏器被破坏( )。梅毒的感染方式( )。缺失#
转换
点突变
颠换
插入3个或3的倍数个核苷酸辐照红
- 下列哪项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 )。关于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描述不正确的是库存优化的要素不包括1号血清对应标准红细胞为+++---,其可能的Rh抗体为一定的科学管理的基础#
领导的重视和主要管理者的支持
管理信
- “要能快速、准确地随时提供采供血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支持输血业务工作中的各项基本活动”体现了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哪项功能(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为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
- 母亲是AB型,父亲是O型,其子女可能的血型是( )。急性肝炎时ALT( )。献血者献血后身体调整必须有一段多长的休息时间( )。对ISO9004-2009的阐述错误的是A型、B型、O、AB型均可能
只能是A型、B型#
只能是AB型
-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是检测( )。当某种因素与疾病无关联时( )。下列哪条不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的义务( )。免疫活性细胞是指( )。抗体最常用的方法
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至少含有两个抗原
-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中酶学检查不包括( )。下列哪一项对血液标准和标准化的描述是不正确( )。满足临床输血要求的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同种移植HLA配型中最重要的抗原是( )。ALT
ECT#
-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所称的血站实验室,是指( )。下列哪个信息是关系到最高管理层对组织要达到目标的信息( )。关于稀释式自身输血的血液采集错误的是( )。ACD保养液全血保存期为( )。所有一般血站
-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关于信息管理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下列哪种物质是T细胞表面的协同信号分子受体(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可以用手工记
- 出生队列是指( )。对ISO9004-2009的阐述错误的是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不能单独采用的交叉配血法是( )。下列情况中最需要使用新鲜血液成分的是( )。同一年龄组的人
特定时期内出生的一组人群#
同一社团的
-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血小板残余量(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正常范围是( )。储存式自体输血患者的年龄要求在( )。冷沉淀的保存温度应不高于-18℃,保存期为( )。≤1%#
≤2%
≤2.5%
≤3%
≤4%2~4g/L#
>4
- 关于核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处于高凝血期的DIC患者,如果患者贫血严重并有组织供氧不足的表现,宜首选( )。机体从感染传染性病原体开始至抗原或抗体能检测出的这段时间称之为( )。新生儿黄疸指( )。化学本质是D
- 凝血酶原时间(PT)是( )。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 )。对于HIV,用目前试剂检测平均“窗口期”为( )。采供血机构对ELISA重复检测HIV抗体阳性的血液应如何处理( )。观察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