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尿系造影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是不符合胸部正位成像技术条件标准的是关于ECT的叙述,错误的是悬吊支架可允许X线管水平旋转膀胱造影
肾动脉造影
逆行肾盂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
腹膜后充气造影管电压取120~125kVp
选用大
- 属于影像增强器增益的是有关肾动脉造影的叙述,错误的是影响X线产生的因素不包括目前,公众个人全身受照射的年剂量应低于放大增益
电压增益
缩小增益#
电源增益
电流增益肾动脉期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分支
正常分为3期
肾
- 管套窗口处,为便于X线输出采用的是X线束成为混合射线的原因是下列滤过板,不能用在X线诊断装置上的是病变与周围组织密度接近,为突出病变,CT窗的调整应为用有机玻璃窗口密封#
用低过滤的铝片密封
用中过滤的铜片密封
- 频谱多普勒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CT用X线发生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对比剂的叙述,错误的是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不产生电离过程的是检测高速血流——连续波多普勒
检测外周血管——连续波多普勒#
检测大血管问分流——
- 关于胶片特性曲线,叙述正确的是胸部高千伏摄影,常用滤线栅的栅比为临床上测定基础代谢率主要可反映()CT成像的物理基础是产生反转是由于曝光不足所致
呈线性
胶片感光速度越快,初感点越高
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呈反比
- 比释动能率的国际单位是下列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中,能增大照片密度的是()与影响辐射损伤无关的因素是与连续X线最短波长有关的参数是rem·s-1
R·s-1
rad·s-1
Gy·s-1#
Sv·s-1增加照射量#
增加照射距离
增加滤线栅比
- 下列CT设备进展中,相对应用最早的技术是分布于食管内面的上皮是下列哪项不是内耳的结构关于X线影像重叠的叙述,正确的是双排探测器系统应用
螺旋CT扫描设备应用
多层螺旋CT应用
滑环技术的应用#
电子束CT技术的应用单
- 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介质,不含按照听眉线颅底向上扫描方向,显示第三脑室较好的CT扫描层面为副鼻窦瓦氏位,不能观察的影像是细小玻璃碎片进入眼内,该异物属屏—片系统
影像增强系统
电影胶片
观片灯#
荧光
- 使用0.05mm超微焦点放大摄影,下列正确的是2倍
3倍
4倍
5倍#
6倍价格便宜
分辨力较高
增感率高#
不出现量子斑点
影像清晰度高废片率——总废片张数,不曝光
阳极不启动,不曝光
阳极启动转速慢,允许的最大放大率为5倍,根
- 放大率M=S/G=1+b/a中,错误的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关于静脉胆道造影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原子能级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M为放大率
a为焦-肢距
b为焦-片距#
S为影像大小
G为被照体大小特性曲线反映胶片的感光特性
特性曲
- 食管位于纵隔内何处关于手正位摄影标准片显示,错误的是经肝脏排泄的口服对比剂是X线光子不具有的特征是前上纵隔
后纵隔#
中上纵隔
中下纵隔
前下纵隔诸掌指骨及腕关节包括在照片内
第3掌指关节应该位于照片正中
5个
- 关于屏/片系统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超声探头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胸导管的描述,错误的是主支气管分叉角度不超过原因之一是荧光体的光扩散
屏/片的密着不良产生模糊
荧光交叠效应也是模糊的原因
X线倾斜摄影不会使
- 关于眼眶的描述,错误的是单层面CT扫描,控制层厚的部件是嗜铬细胞瘤的超声表现:①肿瘤较大,4.0~6.0cm或更大②肿瘤较小,放射生物作用引起DNA和蛋白质构造变化的阶段是嗜铬细胞瘤的超声表现:①肿瘤较大,4.0~6.0cm或更
- 定影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属于胶片感光特性的参数是关于超声波类别的叙述,正确的是破裂孔内通过的结构为2.0~3.0
4.0~6.0#
6.5~7.0
7.5~8.0
8.5~9.0熔点
厚度
感光度#
保存性
几何尺寸横波,介质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
- 关于X线剂量的理解,错误的是有关照片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正常成人一日胆汁分泌量为正常胸部CT上一般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横径比为扫描层数越薄,X线剂量越小#
X线剂量大小是CT图像质量保证
增加X线剂量可减少图像噪声
- 有关消化与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上肢骨提携角的角度是关于胰的叙述,错误的是心脏左前斜位摄影,其冠状面与胶片的夹角是食物的分解过程称为吸收
食物消化后经消化道肌层进入血液循环
食物先经消化再分解
食物经分解后变
- 静脉尿路造影,76%泛影葡胺一次静脉注入,以下错误的是成骨肉瘤好发部位在10~20ml
20~40ml#
40~60ml
60~80ml
80ml以上电子源
高真空
管套结构#
高速电子的产生
电子的骤然减速被检侧腕部桡侧靠近暗盒#
尺侧茎突置
- CT增强中最常用的对比剂有与影像质量管理目标无关的是增感屏反射层或吸收层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高压短路现象不包括氧气
硫酸钡
碘油
离子型有机碘剂#
非离子型有机碘剂#体现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
改善专业
- 属于防护外照射的基本方法是关于X线管的使用,错误的是下列哪项不是高温快显胶片的特点关于髋关节前后位片的标准显示,下列哪项错误个人剂量限值
缩短照射时间
固有防护为主#
合理降低全民检查频率
合理降低个人受照剂
- 一般来说,心包钙化最有可能的疾病是CT中对提高模/数转换器精度的描述,正确的是人体对X线的衰减的叙述,错误的是胸骨体表标志自上而下排列为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缩窄
高血压性心脏病
缩窄性心包炎#获得图
- 胸部高千伏摄影器件的选择,错误的是管套窗口处,为便于X线输出采用的是X线机的高压整流方式,不包括下列哪处不是食管生理性狭窄常用滤线器栅比为8:1#
滤线器
增感屏和胶片
X线机
选用γ值高的胶片用有机玻璃窗口密封#
- 放射线照射晚期障碍,下列所出现疾患可能性最大的是本身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的结缔组织是膈上肋骨正位摄影,呼吸方式为关于光学密度叙述,错误的是白细胞数减少#
皮肤烧伤
肺纤维化
癌的发生
口腔炎黏液性结缔组织
- 限定放大摄影放大倍数的主要因素是侧卧后前位是指对减少与消除散射线无关的措施是下列描述哪项错误X线管容量
病灶的大小
被照体厚度
X线管焦点尺寸
焦点至胶片距离#仰卧于摄影床上,X线从腹侧射人、背侧射出
侧卧于摄
- 错误的是正常成人下颌角的角度为轴位影像
正位影像
斜位影像#
侧位影像
切线位影像肠扭转
肠梗阻
肠套叠
肠穿孔#
急性肠炎物质由原子组成
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
一般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是2n2个
核外的带负电荷的电子
- 行心脏DSA,显示二尖瓣瓣口的最佳投射位置是左前斜70°~75°和头足25°~30°
左前斜60°和头足20°
头足35°位摄影
左前斜75°~85°和头足40°#
病人半坐位,X线以左前斜30°~45°D。行心脏:DSA,显示二尖瓣瓣口的最佳投射位置
- 氦氖激光片的吸收光谱峰值为533nm
633nm#
733nm
833nm
933nmB。氦氖激光片(HN)型,吸收光谱峰值为633nm。激光片的数字成像质量远远高于多幅相机胶片的模拟成像。
- 关于实际焦点的描述,正确的是灯丝发射电子经聚焦后,在阳极靶面上形成的实际撞击面积#
灯丝发射电子,聚焦、加速在玻璃管壁上形成的实际撞击面积
灯丝发射电子,聚焦、加速经靶面反射又撞击到阴极的面积
实际焦点是正方
- 关于米得(米吐尔)的特性,错误的是易溶于水
强力显影剂
显影诱导期短
难溶于乙醚和乙醇
对pH值的要求严格#E。米得对溶液pH值的要求不严格,在中性溶液中也可显影。
- 关于影像增强器结构和功能的组合,错误的是入射窗——铝和钛金属制成
输出屏——碘化铯晶体膜#
光电极——将荧光层的光信号转换成电子像
输出屏——形成可见光
集束电极——将光电子加速、聚集B。碘化铯属于输入屏的荧光体层。
- SPECT显像条件选择,最适宜的γ射线能量为60~80keV
100~250keV#
511keV
364keV
300~400keVB。能量太高会使空间分辨率降低,能量太低则灵敏度下降。显像最适宜的γ射线能量为100~250keV。
- 单层螺旋CT与非螺旋CT相比,不同的是纵向分辨率有所下降#
横向分辨率有所下降
高对比分辨率上升
密度分辨率下降
空间分辨率保持不变A。螺旋CT扫描最主要的不足是:层厚响应曲线增宽,使纵向分辨率下降,可出现部分容积
- CT用X线管的突出特点是阳极热容量明显加大#
外形尺寸明显大
额定功率明显大
有效焦点面积明显大
只有一个焦点A。X线管阳极热容量是衡量CT用X线管容量的最重要指标。
- 下列关于脊柱CT扫描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患者侧卧于检查床上
颈椎和腰椎常规扫描正位定位像
若是以观察椎体和椎旁组织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于椎间盘
若是以观察椎间盘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相应的椎间隙#
腰椎间盘扫
- 关于屏/片系统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原因之一是荧光体的光扩散
屏/片的密着不良产生模糊
荧光交叠效应也是模糊的原因
X线倾斜摄影不会使照片产生模糊#
影像的最大模糊是移动模糊D。X线倾斜摄影会使照片产生模糊。
- 与医师对影像正确判读和诊断无关的因素是学历
知识
性別#
经验
记忆
- 最易发生外伤性关节脱位的部位是肩关节#
腕关节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 正常人体日平均尿量为600ml
1 200ml#
2 000ml
2 500ml
3 000mlB。正常人体日平均尿最为1200ml。
- 对X线机工作接地说法,正确的是机壳接地
床体接地
屏蔽接地
电路参考点接地
高压次级中心点接地#E。工作接地即高压次级中心点接地,这降低了高压部分的绝缘要求。
- 肺心病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慢支、肺气肿#
胸膜肥厚
肺结核
尘肺
胸廓畸形A。肺心病病因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动脉血栓栓塞。
- 关于X线防护原则,错误的是建立剂量限制体制
缩短受照时间
缩短照射距离#
建立屏蔽防护
降低个人受照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