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金匮要略》(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诸病源候论》(treaties on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
...)、酸枣仁汤(wild jujube seed decoction)、《伤寒论》(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医宗金鉴》、大黄牡丹皮汤、加味逍遥丸、正确理解(correct understanding)、主要依据(main basis)、心神不安(feel uneasy)
[多选题]百合地黄汤证、酸枣仁汤证的共同特点是( )
A. 病因情志所伤
B. 病位与心有关
C. 病机阴虚内热
D. 病症心神不安(feel uneasy)
E. 治法养阴安神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区别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主要依据(main basis)是
A. 解剖形态的差异
B. 经脉络属的有无
C. 生理功能的差异
D. 所在部位的不同
E. 阴阳属性的不同
[单选题]女患者,小腹部有积块,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小腹胀满。苔薄润,脉沉弦。宜选:
A. 桂枝茯苓丸
B. 开郁二陈汤
C. 香棱丸
D. 大黄牡丹皮汤
E. 加味逍遥丸
[多选题]对“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正确理解(correct understanding)有
A. 咳嗽不止于肺,然亦不离于肺
B. 肺为咳
C. 他脏亦可致咳
D. 肺乃脏之长
E. 六腑亦可致咳
[单选题]"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
A. 温复阳气
B. 滋养阴液
C. 先复阳,后复阴
D. 先救阴,后扶阳
E. 阴阳兼顾
[单选题]月事先期而至,量不多,色淡黯,质清稀,腰膝酸软,舌淡苔润,脉沉细。辨证属于
A. 肾阳虚
B. 肾阴虚
C. 肾气虚
D. 气阴两虚
E. 肝郁肾虚
[多选题]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A. 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B. 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C.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 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所谓子肿者,面目虚浮,多因脾胃气虚或久泻所致”出自
A. 《金匮要略》
B. 《素问》
C. 《增补胎产心法》
D. 《医宗金鉴》
E. 《诸病源候论》
[单选题]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而出现的病机是
A. 由实转虚
B. 虚实夹杂
C. 真虚假实
D. 真实假虚
E. 因虚致实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yyl9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