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基础检验正高卫生高级职称2023每日一练在线模考(06月22日)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6-22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68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基础检验正高卫生高级职称2023每日一练在线模考(06月22日)相关信息,更多基础检验正高卫生高级职称2023每日一练在线模考(06月22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脂肪管型主要见于 ( )

A. 急性肾小球肾炎
B. 慢性肾小球肾炎
C. 肾病综合征
D. 急性肾小管坏死
E. 中毒性肾病


2. [多选题]有关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正确的说法是 ( )

A. 它代表网织红细胞的生成速度相当于正常人的多少倍
B. 它反映网织红细胞的生成的相对速度(relative velocity)
C. 在估计红细胞生成有效性方面,使用RPI较正确
D. 溶血性贫血时RPI明显降低
E. RPI计算时需要患者的HCT值


3. [多选题]生理性凝血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 ( )

A. 凝血首先启动的是外源性凝血途径
B. 内源性凝血途径先由PK、HMWK、FⅫ激活
C. 生理性凝血只局限于受损血管的局部
D. 整个凝血过程均有细胞和体液的参与
E. 凝血过程具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4. [多选题]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的淋巴结肿大性病变是

A. Hodgkin淋巴瘤
B. 窦性淋巴结肿大
C. 套区细胞淋巴瘤
D. 外周T细胞淋巴瘤
E.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5. [多选题]关于高质量标本采集时间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具“代表性”的时间
B. 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时间
C. 诊断最有价值的时间
D. 症状最稳定的时间
E. 为减少饮食等影响,多选择清晨空腹


6. [多选题]关于APPT测定的临床意义,正确的叙述是 ( )

A. APTT结果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为延长
B. 血友病A患者APTT大多延长
C.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缺乏时APPT缩短
D. 血栓性疾病时APTT缩短
E. 血中抗凝物质增多时APTT延长


7. [多选题]碱性或中性尿液中可见 ( )

A. 尿酸氨结晶
B. 磷酸铵(ammonium phosphate)镁结晶
C. 碳酸钙结晶
D. 胆红素结晶
E. 尿酸结晶


8. [多选题]粪便脂肪增加,可能是

A. 梗阻性黄疸
B. 慢性结肠炎
C. 胃十二指肠瘘
D. 胃溃疡
E. 胰腺疾病


9. [多选题]决定某物质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是( )

A. 含有大量不同抗原决定基,分子量>10KD者
B. 蛋白质组分中含有较多酪氨酸
C. 分子量<4KD
D. 含有较多的芳香族氨基酸
E. 与宿主亲缘关系远近无关


10. [多选题]有关新生儿溶血症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体是天然IgM
B. 使胎儿Rh+RBC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免疫双价IgG抗体
C. 天然IgG抗体造成Rh+RBC溶解
D. IgM抗体造成Rh+RBC溶解
E. IgE引起


11. [多选题]不符合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特点的是

A. 检测项目多
B. 检测速度快
C. 干扰因素多
D. 可间接识别肾性出血
E. 可替代病理性尿标本镜检


12. [多选题]关于末梢采血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成人以左手无名指为宜,婴幼儿通常用大拇指或足跟部两侧采血
B. 穿刺前轻轻按摩采血部分,使其自然充血
C. 第一滴血不可用,应用无菌干棉球擦去
D. 进行多项检验时,采集标本的顺序为: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
E.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检测血常规时存在显著差异


13. [多选题]毛细血管采血时应注意

A. 采血部位无水肿
B. 针刺深度5 mm为宜
C. 乙醇消毒后须待挥发后进针
D. 按无菌技术穿刺进针
E. 做多项检查时无须考虑采血顺序


14. [多选题]可激活补体旁路(complement bypass)途径的有( )

A. 抗A血型抗体与A型红细胞结合的复合物
B. 病毒感染细胞
C. 细菌脂多糖
D. IgA
E. 酵母多糖


15. [多选题]可见于白细胞的是

A. Howell-Jolly body
B. Cabot ring
C. Dohle body
D. Auer body
E. Pelger-Huet anomaly


16. [多选题]NK细胞具有杀伤病原体能力而对正常组织细胞一般不具备破坏作用,原因是( )

A. 具有抗原识别受体
B. 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HLA-Ⅰ类分子少或无,不能激活CTL
C. 杀伤时具有MHC限制性
D. 正常组织细胞表达的HLA-Ⅰ类分子与其KIR结合产生抑制信号
E. 可借助针对病原体的抗体对其以ADCC方式杀伤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yvl4vg.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