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2023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医学高级职称备考模拟试题152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6-02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4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医学高级职称备考模拟试题152相关信息,更多2023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医学高级职称备考模拟试题152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的巯基乙酸的测定方法是

A. 比色法
B. 气相色谱法
C. 高效液相色谱法
D. 原子吸收法
E. 氧化还原滴定法


2. [单选题]在测定水样中氟化物时,下列不常用的方法是

A. 离子色谱法
B. 茜素锆比色法
C. 离子选择电极法
D.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E. 对磺基苯偶氮变色酸锆分光光度法


3. [单选题]下列物质中,在空气中能形成气溶胶的是

A. 铅
B. 汞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
E. 苯


4. [单选题]从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在某制鞋厂(one factory),每个月用无泵型采样器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苯和甲苯的浓度,同时采集有代表性工人的血样和尿样,测定苯和甲苯的代谢物等指标。这一过程属于

A. 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
B. 环境监测和生物材料检测
C. 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
D. 环境检测和生物检测
E. 生物监测和健康监护


5. [单选题]双硫腙法测定样品中锌的最适pH是多少,溶剂是

A. pH=1,氯仿溶液
B. pH=6,氯仿溶液
C. pH=10~11,四氯化碳溶液
D. pH=8.5,氯仿溶液
E. pH=4~5.5,四氯化碳溶液


6. [单选题]在进行生物监测时,样品的采样时间决定于

A. 生物监测指标的物理性质
B. 生物监测指标的化学性质
C. 待测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半减期)
D. 待测物在机体内的存在状态
E. 待测物的毒性


7. [单选题]尿中铅、镉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时,为保存样品,采集的尿样应加入

A. 硫酸
B. 盐酸
C. 硝酸
D. 氢氧化钠
E. 高氯酸


8. [单选题]下列水质指标中不属于物理指标的是

A. 水温
B. 色度
C. 浊度
D. 游离性余氯
E. 臭


9. [单选题]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卫生效果主要依据(main basis)哪项指标?

A. pH值
B. 苍蝇孳生情况
C. 温度
D. 游离氨含量
E. 寄生虫卵的死亡率和去除率


10. [多选题]在萃取金属化合物时,常加入一些盐析剂以提高萃取效率,在下列盐中属于盐析剂的是

A. 铝盐
B. 镁盐
C. 铁盐
D. 锂盐
E.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11. [多选题]车间空气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有

A. 显微镜计数法
B. 滤膜溶解涂片法
C. 滤膜蒸气法
D. 自然沉降法
E. 滤膜采集法


12. [单选题]非水滴定中,标定碱标准溶液采用下列哪一种物质为基准物质

A. 邻苯二甲酸氢钾
B. 苯甲酸
C. 苯酚
D. 甲醇钠
E. 二甲基甲酰铵


13. [单选题]巢式PCR与普通PCR相比

A. 普通PCR比巢式PCR敏感
B. 所用酶不同
C. 所用底物不同
D. 模板不同
E. 前者用两对引物,后者用一对引物


14. [单选题]分离度是衡量气相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的指标,定义为

A. 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底宽度平均值之比
B. 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和与两峰底宽度平均值之比
C. 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底宽度平均值之积
D. 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和与两峰底宽度平均值之积
E. 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底宽度之和之比


15. [多选题]下列关于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时环境温度最好为20~25℃恒温
B. 干化学试剂的胶膜可减少血清内源性物质的干扰
C. 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干化学法测定技术的浓度计算
D. 离心式生化分析仪采用同步分析
E. 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必定是单通道


16. [单选题]当气体污染物浓度较低。需要长时间采样时,可选择的采样方法是

A. 塑料袋(plastic bag)取样
B. 溶液吸收法
C. 注射器取样
D. 固体吸附剂管采样
E. 真空采气瓶取样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yv4rop.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