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中位数(median)、抗凝剂(anticoagulant)、红细胞膜(erythrocyte membrane)、血循环(blood circulation)、行政部门(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细胞毒性药物(cytotoxic drugs)、国务院、主管部门(department in charge)、便于管理(convenient for managing)、切实可行
[单选题]移植前清髓性预处理对受体造血系统的影响不包括
A. 全血细胞减少
B. 粒细胞和血小板降至危险水平
C. 骨髓严重受抑
D. 导致原始红细胞增生活跃
E. 轻至中度的贫血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以下关于文件审核目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 保证文件符合所选定的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
B. 保证文件的规定是切实可行的
C. 保证文件表述准确,可实现"唯一理解"
D. 保证文件全部受控
E. 保证文件的结构合理,便于管理(convenient for managing),充分考虑了文件控制的要求
[单选题]关于Km(米氏常数)的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A. 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B. Km值可用来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C. Km值愈小,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愈大
D. Km值与酶的结构、底物和反应环境(如温度、pH、离子强度)有关
E. Km与酶的浓度有关
[多选题]全血并不“全”的原因是
A. 只对白细胞有保存作用
B. 因子Ⅷ24小时活性下降50%
C. 粒细胞破坏最快,24小时即丧失功能
D. 血液离开血循环,还可发生“保存损失”
E. 血小板需在20℃-±2℃振荡条件下保存
[单选题]红细胞膜主要的脂类是胆固醇和
A. 血小板磷脂
B. 磷脂
C. 胆固醇
D. 乳糜微粒
E. 载脂蛋白
[单选题]受者为A型,供者为B型,受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第10天发生较严重的急性溶血,该受者发生急性溶血的最可能原因是
A. 供者B淋巴细胞产生抗-A引起溶血
B. 输入的造血干细胞内含抗-A引起溶血
C. 受者体内的抗-B引起溶血
D. 受者新产生的抗-A引起溶血
E. 移植失败所致
[单选题]某病患者8人的潜伏期如下:2,3,3,3,4,5,6,30,则平均潜伏期为
A. 均数为7天,很好地代表了大多数的潜伏期
B. 中位数为3天
C. 中位数为4天
D. 中位数为3.5天,不受个别人潜伏期长的影响
E. 无法计算
[单选题]输血所致枸橼酸盐中毒易出现在何种情况
A. 一次性大量输血
B. 血浆置换
C. 红细胞置换
D. 以上均是
[单选题]公民临床用血时所交纳费用不包括哪个项目;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department in charge)制定
A. 血液的采集
B. 血液的分离
C. 血液的储存
D. 血液的检验
E. 血液的报废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xxnq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