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主要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8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中央银行(central bank)、公司章程(articles of association)、利息费用(interest expense)、行政法规(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经济繁荣(economic prosperity)、银行借款(bank borrowing)、审计法律责任(audit law duty)、交付使用(initiation into service)、验收报告

  • [多选题]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主要有:

  • A. 发行货币
    B. 经理国库
    C. 银行的银行
    D. 编制政府预算
    E. 投资银行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audit law duty)是指:
  • A. 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
    B. 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法律责任
    C.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
    D.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法律责任

  • [单选题]下列关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计划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少
    B. 计划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
    C. 二者不相关
    D. 二者有时成反向关系,有时成正向关系

  • [多选题]在下列情况下,甲企业应当将被投资企业纳入合并范围的有:
  • A. 甲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是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B. 甲企业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C. 甲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有权任免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D. 甲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重大影响
    E. 甲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在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中占有多数表决权

  • [多选题]6 .合适表述审计准则的是 () 。
  • A. 审计师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B. 评价审计师工作质量的标准
    C. 规范审计人员用于收集审计证据的审计方法
    D. 明确了具体审计事项的审计目标
    E. 规定了审计人员的专业责任 考试大 (www . Examda 。 com)

  • [多选题]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
  • A. 宪法
    B. 法律
    C. 地方性法规
    D. 自治条例
    E. 单行条例

  • [单选题]7月12日,甲公司出售无形资产获得的净收益为:
  • A. 73 600元
    B. 63 600元
    C. 190 000元
    D. 200 000元

  • [多选题]案例二
  • A. (一)资料
    B. 20×7年3月,某审计组对某公司20×6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有关固定资产业务的审汁情况和资料如下:
    C. 该公司20×6年1月决定购置S设备一台。除此之外,20×6年没有其他固定资产购置事项。
    D. 审计人员在对该公司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评后,决定重点审查该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和S设备的入账价值。
    E. 20×6年6月1日,S设备到货。经安装调试后,于6月20日交付使用(initiation into service)。该设备买价500万元,相关的包装、运输费5万元,安装调试费l0万元,专业人员服务费3万元。
    F. 20×6年5月1日,该公司为购置S设备借入半年期银行借款(bank borrowing),当年应付利息费用15万元,已全部预提计入S设备的人账价值。
    G. S设备的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该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H.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I. 审计人员对该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测评的主要内容有:
    J. 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
    K. 审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L. 抽查固定资产的验收报告
    M. 检查固定资产账、卡的设置情况

  • [单选题]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可以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实现。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提高,政府的税收就会以更大的幅度增加,这样就遏制了:( )
  • A. 总供给的过快萎缩
    B. 总供给的过快膨胀
    C. 总需求的过快萎缩
    D. 总需求的过快膨胀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rj4ko.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