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2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注意事项(points for attention)、《伤寒论》(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一脉相承、不可分割(entire contract)

  • [多选题]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 A. 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entire contract)
    B. 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C.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 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太阴病误下所致"胸下结硬",其病机是
  • A. 脾阳愈虚,寒湿凝滞,气机不通
    B. 脾阳愈虚,表邪乘虚内陷,气机不通
    C. 寒邪结于胸膈,气机不通
    D. 水饮结于胸膈,气机不通
    E. 以上都不是

  • [多选题]机械通气病人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 A. 调节吸引负压不要超过19.6kPa
    B. 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
    C. 吸痰时避免用吸引口腔的吸痰管再吸引气管
    D. 吸痰前应翻身、拍背,使痰液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
    E. 吸痰前后应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

  • [单选题]据《灵枢·师传》所论,“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的病机是
  • A. 胃中寒
    B. 胃中热
    C. 肠中寒
    D. 肠中热
    E. 以上均非

  • [多选题]运用温病通下法的注意点是:( )
  • A. 里未成实者,不可妄用
    B. 里实严重者不可投用
    C. 正虚者,应攻补兼施
    D. 津枯肠燥者,忌用通腑泄热法
    E. 下后邪气复聚,再下应慎

  • [单选题]"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其自愈的指征
  • A. 得汗自出
    B. 得汗自止
    C. 得小便利
    D. 得下利止
    E. 得燥屎下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oj3o5.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