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刺激迷走神经可以纠正下述哪种心律失常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7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生理功能(physiological function)、不规则(irregular)、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起搏器综合征(pacemaker syndrome)、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相适应、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 [单选题]刺激迷走神经可以纠正下述哪种心律失常

  • A.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B.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 心房扑动
    E. 心房颤动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房室交界性逸搏的频率通常是
  • A. >100次/分
    B. 40~60次/分
    C. 60~100次/分
    D. 40~100次/分
    E. 20~40次/分

  • [单选题]关于永久起搏器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 固率型起搏器易产生竞争性心律失常
    B. VVI起搏器属于非生理性起搏器
    C. AAIR起搏器具有频率应答功能
    D. VOO起搏器只有起搏功能,无感知功能
    E. AAI起搏器易产生起搏器综合征(pacemaker syndrome)

  • [单选题]关于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为节律匀齐的窄QRS波群心动过速
    B. QRS波群起始可见delta波
    C. 可见房室分离现象
    D. 房室传导比例可为2:1
    E. 可见逆传P′波时,则RP′间期

  • [单选题]关于二尖瓣狭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二尖瓣前后叶增厚、回声增强
    B. 瓣膜交界处粘连、融合,瓣膜变形
    C. 瓣膜活动幅度减低,瓣口变小
    D. 二尖瓣前叶于收缩期呈气球样向左心室突出
    E. 严重病变瓣膜可呈不规则的团块或条索状

  • [单选题]关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B.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并且>PP间距
    C.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为主
    D. 有效不应期延长
    E.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单选题]脑血管意外(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电图可表现为
  • A. QT间期延长
    B. 胸前导联宽大的直立T波
    C. 胸前导联宽而深的倒置T波
    D. 胸前导联U波显著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干扰性PR间期延长见于
  • A. 发生较早的房性期前收缩
    B. 房性心动过速
    C. 间位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PR间期延长
    D. 隐匿性希氏束期前收缩或分支性期前收缩引起的"伪一度房室阻滞"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最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是
  • A.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C.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D. 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
    E.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 [单选题]心肌梗死急性期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
  • A. T波高耸,无ST段抬高和坏死性Q波出现
    B. T波高耸,随即出现ST段抬高,无坏死性Q波出现
    C.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坏死性Q波,伴T波倒置
    D. 抬高的ST段回到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深,存在坏死性Q波
    E. ST-T多数基本恢复正常,存在坏死性Q波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k8qj5.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