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巨噬细胞(macrophage)、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茚三酮(ninhydrin)、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主要成分(main components)、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淋巴细胞毒试验(cytotoxic test)、免疫固定(immunofixation)、病毒颗粒(virus particles)
[单选题]我国固定献血者的定义是
A. 至少献血2次,且近6个月内至少献血1次,并承诺未来一年之内再次献血的献血者
B. 至少献血2次,且近12个月内至少献血1次,并承诺未来两年之内再次献血的献血者
C. 至少献血3次,且近6个月内至少献血1次,并承诺未来一年之内再次献血的献血者
D. 至少献血3次,且近12个月内至少献血1次,并承诺未来两年之内再次献血的献血者
E. 至少献血3次,且近12个月内至少献血1次,并承诺未来一年之内再次献血的献血者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定量测定血小板抗体的方法是
A. 免疫荧光技术
B. 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实验
C. 单克隆抗体免疫固定(immunofixation)血小板抗原方法
D. 淋巴细胞毒试验(cytotoxic test)
E. 分子生物学方法
[单选题]右旋糖酐的适应证错误的是
A. 外伤出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
B. 心肌梗死
C. 早期预防因休克引起的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 出血性疾病
E. 脑血栓形成
[单选题]复制的基本化学反应是
A. 核苷酸之间生成3′,5′-磷酸二酯键
B. 核苷酸之间生成2′,5′-磷酸二酯键
C. 核苷酸之间生成2′,3′-磷酸二酯键
D. 核苷酸之间生成5′,3′-磷酸二酯键
E. 核苷酸之间生成1′,3′-磷酸二酯键
[单选题]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
A. 260nm
B. 280nm
C. 450nm
D. 490nm
E. 570nm
[单选题]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不包括下列哪项
A. IgG抗体
B. 核酸
C. IgM抗体
D. 抗原
E. 病毒颗粒(virus particles)
[单选题]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成分是
A. 细胞毒抗体
B. 巨噬细胞
C. NK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抗Rb抗体
[单选题]新生儿换血量一般是按
A. 70~100ml/kg
B. 110~130ml/kg
C. 150~180ml/kg
D. 200~220ml/kg
E. 230~250ml/kg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j87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