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进行RFLP和PCR分析时,为保证酶切后产生RFLP在20kb以下,DNA长度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0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放射免疫(radioimmunoassay)、注射器(syringe)、节肢动物(arthropod)、结核病患者(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毒血症(toxemia)、分解代谢(catabolism)、玻璃板(glass plate)

  • [单选题]进行RFLP和PCR分析时,为保证酶切后产生RFLP在20kb以下,DNA长度要求短至

  • A. 40kb
    B. 50kb
    C. 60kb
    D. 70kb
    E. 90kb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过硫酸铵在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中的作用是
  • A. 控制分子筛孔径
    B. 催化聚合
    C. 提高电泳速度
    D. 便于电泳结束后凝胶与玻璃板(glass plate)的剥离
    E. 促进样本快速进入凝胶

  • [单选题]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
  • A. 基本结构
    B. 特殊结构
    C. 侵袭力和毒素
    D. 分解代谢(catabolism)产物
    E. 侵入人体的途径

  • [多选题]诊断肠道病毒感染的标本可选用
  • A. 粪便
    B. 血液
    C. 脑脊液
    D. 心包液
    E. 鼻咽拭子

  • [单选题]关于大肠埃希菌的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
    B. 多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 分解乳糖产酸
    D. IMViC试验为(+、+、-、-)
    E. 为肠道正常菌群,无致病作用

  • [单选题]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机制是
  • A. 只引起肠道感染
    B. 不引起泌尿生殖器感染
    C. 内、外毒素同时致病
    D. 外毒素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toxemia)
    E. 不引起败血症

  • [单选题]丙型肝炎病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
  • A. 消化道
    B. 性接触
    C. 母婴传播
    D. 节肢动物叮咬
    E. 输血和共用注射器

  • [单选题]某地有20万人口,1998年全死因死亡2000人,同年有结核病患者(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人为男性。该地1998年粗死亡率为
  • A. 300/10万
    B. 60/1000
    C. 10/1000
    D. 100/1000
    E. 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 [单选题]HIV抗体检测包括HIV抗体筛查试验和HIV抗体确认试验,国内常用的确认试验方法是
  • A. 免疫印迹试验
    B. 免疫荧光试验
    C. 条带免疫实验
    D. 放射免疫试验
    E. 免疫层析试验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z46x55.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