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第 18 题 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选项中的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 张某与李某是男女朋友关系,因李某家人极力反对二人交往,李某提出分手。张某怀恨在心将李某骗至森林公园杀害,后又于第二晚将李某之母砍伤。张某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B. 王某以介绍工作为名将找工作的乡下女孩于某从凌海市骗至松源市,在寻求买主的同时强迫其卖淫。王某的行为属于结果加重犯
C. 宋某抢夺一女青年钱包(内有人民币2000元),因用力过猛致其摔倒在地身亡。宋某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
D. 冯某盗掘古墓葬后为湮灭罪迹毁坏文物,对冯某的行为应予以数罪并罚
2. [单选题]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 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 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3. [多选题]在A公司的破产案件中,有关当事人提出的下列主张,哪些依法应予支持?
A. 甲要求收回依融资租赁合同出租给A的设备
B. 乙根据与A的建筑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条款,要求以A的酒店经营收入优先清偿拖欠的工程款
C. 丙根据与A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签订的以物偿债协议,要求取得用于抵偿欠款的一批库存产品
D. 丁依合同保管着A的一批货物,要求以变卖这批货物的价款优先清偿A拖欠的保管费
4. [多选题]某合资企业的甲、乙两股东就股权转让达成协议。后因情况发生变化,甲、乙两股东又签订了一项合同修正案,约定在该合同批准后一年内甲有权以一定的价格向乙回购已经出让的股权。2001年4月1日,股权转让合同以及合同修正案一同获得批准。7月2日,甲提出回购,乙不同意,并告知甲原审查批准机关于2001年6月1日又作出一批复,该批复指出,2001年4月1日批复只是批准股权转让合同,未批准股权回购条款,股权回购时仍需报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审批机关2001年4月1日确认股权回购的批复
B. 甲乙之间关于股权回购的约定有效,甲可以对乙的违约行为提起诉讼
C. 审批机关2001年6月作出的批复并未设定新的权利义务,法院不应受理甲对该批复提起的诉讼
D. 甲在2003年8对审批机关2001年6月1日作出的批复提起诉讼已经超过诉讼期限
5. [多选题]某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列明的募集资金用途是环保新技术研发。现公司董事会决议将募集资金用于购置办公大楼。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未经股东大会决议(resolution of general meeting of shareh)批准,公司董事会不得实施此项购置计划
B. 如果股东大会决议(resolution of general meeting of shareh)不批准,公司董事会坚持此项购置计划,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责令该公司改正
C.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对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该公司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D. 在未经股东大会批准而实施了此项购置计划的情况下,该公司可以通过发行新股来解决环保新技术研发的资金需求
6.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狭义的刑事司法协助?
A. 询问证人
B. 引渡
C. 搜查
D. 扣押
7. [多选题]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关于撤销仲裁裁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B.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并询问当事人
C.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对于事实清楚的,可以在撤销仲裁裁决的同时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一并作出判决
D.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被驳回后,又在执行程序中以相同理由提供不予执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8. [多选题]某甲在一企业工作,试用期未满便想解除劳动合同,请问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甲应当提前30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B. 甲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C. 甲可以随时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D. 甲在试用期内不得解除合同
9. [单选题]下列哪一地区的代表不是由选民直接选出?( )。
A. 自治县
B. 设区的市
C. 乡、镇、民族乡
D. 市辖区
10. [多选题]王某与保险公司订立一份家庭财产保险合同,但由于过失,王某向保险公司陈述的事项中有一项有误,对此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有如下四种表述,选出正确的:( )。
A. 如果王某告知的不实事项非常重要,足以影响保险公司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B. 如果王某因过失告知的不实事项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保险公司对已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C. 无论王某告知的不实事项对保险合同的影响如何,保险公司只要决定解除合同,就可以不退还保险费
D. 如果王某告知的不实事项对保险合同的影响不大,他可以告知保险公司予以更正,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