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抗心律失常(antiarrhythmic)、自主神经(autonomic nerve)、重要作用(an important role)、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高钾血症(hyperkalemia)、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左、右心室、各种因素(various factors)、特发性心室颤动(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单选题]关于Q波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VR导联Q波再大也无意义
B. QRS心电轴左偏时,Ⅲ、aVF导联可出现Q波
C. QRS心电轴右偏时,aVL导联可出现Q波
D. 异常Q波表明有心肌坏死
E. 心肌梗死不一定有异常Q波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临床上高钾血症多见于
A. 频繁呕吐
B. 严重腹泻
C. 大量利尿
D. 肾衰竭
E.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单选题]测量QT间期离散度时,T波终点的确定方法是
A. T波下降支与TP段的交点
B. T波与U波之间的转折点
C. T波下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的交点
D. 若T波低平或测量有困难则放弃该导联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影响QT间期离散度的因素是
A. 电解质
B. 心肌缺血
C. 抗心律失常药物
D. 自主神经活性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正常人T波与QRS波群方向相同的原因是
A. 复极顺序与除极顺序相同,都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
B. 心内膜与心外膜同时除极和复极
C. 复极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与除极方向相反
D. 除极与复极从室间隔开始向左、右心室推进
E. 细胞膜最早开始除极的部位最先开始复极
[单选题]关于心室颤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心室颤动(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B. 情绪应激在继发性心室颤动中起重要作用
C. 心电图表现为无正常的QRS-T波,代之以不规则、形态不同的颤动波
D. 频率约为250~500次/分
E. "粗大型心室颤动"的患者容易除颤成功
[单选题]关于心电图产生原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除极和复极过程中,任何一部分的心肌纤维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电偶并形成一定的向量
B. 心脏在除极和复极的任一瞬间,不同部位的心肌可出现无数对电偶,产生无数方向不同、大小不等的心电向量
C. 某一瞬间心电向量的总和,称为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D. 探查电极在体表某部位记录到的心电变化实际上是多个瞬间的综合向量
E. 某一瞬间各处心肌的除极向量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单选题]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患者最常出现的房室传导比例为
A. 2:1或4:1
B. 3:1
C. 5:1
D. 6:1
E. 7:1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zp8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