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阿司匹林(aspirin)、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不应期(refractory period)、肾动脉(renal artery)、地高辛(digoxin)、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心包炎(pericarditis)、不明确(imprecision)、冠心病危险性
[填空题]患者女,30岁,患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气促、乏力2年,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重度狭窄。
如果患者心电图显示快速心房颤动,应该使用的药物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患者女性,20岁,突发心悸1h。过去有类似发作史,可自行终止。查体甲状腺不大,心界不大,心率1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为明确诊断应立即做
A. 心电图检查
B. 超声心动图检查
C. 心向量图检查
D. 心脏检查
E. T3、T4检查
[多选题]导致血性心包积液较常见的病因有
A. 结核性
B. 肿瘤
C. 真菌感染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E. 门静脉阻塞
[单选题]下面哪项与冠心病危险性增加的关系不明确(imprecision)
A. 颈动脉内膜增厚或者出现颈动脉斑块
B. 任何年龄的肾动脉狭窄
C. 体重指数大于28
D. 老年人出现间歇性跛行
E. 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单选题]被电击的非创伤心脏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有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C. 心室颤动
D. 无脉性电活动
E. 心动过缓
[单选题]以下关于相对不应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B. 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C.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D.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E. 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xn6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