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呼吸困难(dyspnea)、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绝大多数(most)、病理生理机制(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填空题]患者,男性,19岁,外出务工,不慎从高处坠落,事发后由他人救起。急救现场体检: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冷、出汗,左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大片瘀斑、血肿。血压:65/50mmHg,心率:125/分钟,体温:36.8℃。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者渐转入昏迷,皮肤瘀斑,最终死亡。
请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提出抢救此患者的原则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舌赤肿胀而苔黄,多由于( )
A. 热毒壅盛
B. 心脾有热
C. 心脾两虚
D. 中毒
E. 脾胃湿热
[单选题]患者男性,44岁,因“重症肺炎”入院。入院后1周体温一直在39℃以上,但最高不超过40℃,则该热型属于
A. 间歇热
B. 稽留热
C. 弛张热
D. 波状热
E. 回归热
[单选题]关于输血并发症,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在输血24小时内
B.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发生于输注红细胞30分钟至2小时,但体温升高通常在间断输注后延长2~12小时
C. 过敏反应很少发生,在IgA缺乏的患者中更常见
D. 输血后紫癜通常在输全血或血小板后发生,绝大多数(most)为男性
E.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输血6小时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双肺水肿、发热、低氧血症和低血压
[单选题]孕40周,剖腹产娩出男婴,新生儿脐绕颈2周,出生评分为3分,在进行新生儿窒息抢救时,哪项程序正确
A. 预防感染,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改善血液循环,清理呼吸道
B. 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预防感染,改善血液循环,清理呼吸道
C. 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预防感染,改善血液循环
D. 预防感染,改善血液循环,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
E. 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感染
[多选题]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最常见的有
A. 心室颤动
B. 心室停搏
C. 持续性室速
D. 无脉搏性电活动
E. 心房颤动
[单选题]自由基是指
A. 极易被电离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B. 极易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C. 具有单价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D. 外层轨道上具有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E. 外层轨道上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单选题]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疼痛是哪种疾病的典型表现
A. 胆结石
B. 急性胰腺炎
C. 胆道蛔虫症
D. 急性腹膜炎
E. 胃扭转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ww68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