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8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庆大霉素(gentamicin)、链霉素(streptomycin)、头孢西丁(cefoxitin)、显著性(significant)、对照组(control group)、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磷霉素(fosfomycin)、神经毒素(neurotoxin)、霍乱弧菌。、抗吞噬作用

  • [单选题]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称为:

  • A. 毒血症
    B. 菌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内毒素血症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是
  • A. 达托霉素、磷霉素(fosfomycin)、阿米卡星、氯唑西林
    B. 利奈唑胺、头孢西丁、链霉素、利福平
    C. 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复方磺胺、四环素
    D. 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氯霉素
    E. 妥布霉素、阿奇霉素、米诺环素、克林霉素

  • [单选题]外毒素可分为( )
  • A. 神经毒素(neurotoxin)
    B. 细胞毒素
    C. 肠毒素
    D. 以上都是
    E. A和C

  • [单选题]拟态弧菌和霍乱弧菌生化特性上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 A. 霍乱弧菌发酵山梨醇
    B. 拟态弧菌发酵山梨醇
    C. 拟态弧菌不发酵蔗糖
    D. 霍乱弧菌不发酵蔗糖
    E. 拟态弧菌既不发酵蔗糖也不发酵山梨醇

  • [单选题]AIDS的首次报告是
  • A. 1981年美国
    B. 1982年美国
    C. 1983年美国
    D. 1981年法国
    E. 1983年法国

  • [单选题]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 A. 荚膜
    B. 质粒
    C. 鞭毛
    D. 芽
    E. 菌毛

  • [单选题]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的根本区别是( )
  • A. 是否检验病因假设
    B. 是否设立对照组
    C. 是否进行显著性检验
    D. 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
    E.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wk6qn.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