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弥漫性(diffuse)、自律性(automaticity)、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洋地黄中毒(digitalis toxication)、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同时发生(simultaneity)、心电图特点(electrocardiogram characteristics)
[填空题]患者男性,51岁,活动后胸闷3个月。3小时前休息时因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而就诊,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该患者2周后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99mTc-MIBI)检查,最可能的表现是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关于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错误的是
A. 最常见的原因是洋地黄中毒(digitalis toxication)
B. 发作时突发突止
C. 发生与房室交界区组织的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有关
D. 心律通常规则,QRS波群正常
E. 通常能自行消失
[单选题]左心室后壁和侧壁同时发生(simultaneity)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
A. 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
B. 左回旋支闭塞
C. 左前降支闭塞
D. 右冠状动脉圆锥支闭塞
E. 右冠状动脉远端闭塞
[单选题]长QT间期综合征的心电图标准中,可作为独立的诊断标准应为
A. QTc间期>0.44s
B. 女性QTc间期>0.48s、男性QTc间期>0.47s
C. QT间期>0.44s
D. QTc间期在0.41~0.46s
E. 女性QT间期>0.48s、男性QT间期>0.47s
[单选题]关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心室率多为140~200次/分
B. 可见室性融合波
C. 多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D.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相等
E.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无倍数关系
[单选题]男性,35岁,平素体健,突发心悸,心电图示P波显示不清,RR间距绝对不齐,QRS波群呈室上性,心室率为86~112次/分,应考虑为
A.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B.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C.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D. 心房颤动
E. 心房扑动
[单选题]关于心脏解剖和生理的论述,错误的是
A. 心肌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主动脉起始处分出的两支冠状动脉
B.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束支等
C. 心肌受刺激后能引起反应,表现为机械性收缩和电生理的变化
D. 等容收缩期是指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放这段时期
E. 判断心脏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射血分数
[单选题]以下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electrocardiogram characteristic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多为160~24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一般<160次/分
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大多为突发突止,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为逐渐加快和逐渐减慢
C.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室律匀齐,窦性心动过速可伴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D.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不同
E.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P波总是倒置,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正常
[单选题]将磁铁放置在患者植入起搏器部位的上方时,可引起
A. 起搏器感知功能丧失
B. 起搏器起搏功能丧失
C. 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同时丧失
D.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U波倒置可见于下列情况,但除外
A. 低钾血症
B. 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大
C. 瓣膜病所致左心室肥大
D. 心肌缺血
E. 变异型心绞痛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n7j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