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右心室肥厚时,心电图V1导联出现q波可能是由于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乳头肌(papillary muscle)、人工心脏起搏器(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阿托品(atropine)、成年人(adult)、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三尖瓣复合体(tricuspid complex)、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心动过速综合征

  • [单选题]右心室肥厚时,心电图V1导联出现q波可能是由于

  • A. 隔侧乳头肌肥大
    B. 隔缘肉柱增生
    C. 室上嵴肥厚
    D. 右心室游离壁增厚
    E. 梳状肌增生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成年人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是指心率小于
  • A. (220-年龄)次/分
    B. 100次/分
    C. 50次/分
    D. 60次/分
    E. 160次/分

  • [单选题]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
  • A. 不应期正常
    B.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并且>PP间距
    C.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为主
    D.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E.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单选题]关于右房室口解剖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右房室口呈卵圆形
    B. 房室环上有3个三角形的瓣叶附着
    C. 右心室壁上有3组乳头肌发出腱索与3个瓣叶相连
    D. 三尖瓣复合体(tricuspid complex)的共同作用是保证血液的双向流动
    E. 隔叶附着于右心室前壁之上

  • [单选题]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
  • A. PR间期延长且固定,无QRS波群脱落
    B. 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群脱落
    C. PR间期恒定,突然出现QRS波群脱落
    D. PR间期缩短
    E. 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 [单选题]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的病窦患者,最好选用
  • A. 静注阿托品
    B. 安置按需型人工心脏起搏器
    C. 不需治疗
    D. 口服氨茶碱
    E. 静滴异丙肾上腺素

  • [单选题]心电图记录显示P波较清楚的导联一般是
  • A. Ⅰ、aVL导
    B. Ⅲ、aVR导
    C. Ⅱ、VI导
    D. Ⅰ、aVF导
    E. V4、V5导

  • [单选题]QT间期离散度的正确测量方法是
  • A. 使用12导联非同步测量不同心搏的QT间期
    B. 使用3导联同步测量不同心搏的QT间期
    C. 使用6导联同步测量不同心搏的QT间期
    D. 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同一个心动周期的QT间期
    E. 以上均可

  • [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活动时心谎、气短伴胸痛、晕厥2次。听诊在其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上显示:左心房稍大,室间隔厚度为28.8mm,凸向左心室流出道,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有前向移动(SAM征),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轻度反流。其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应为
  • A. 冠心病,乳头肌断裂
    B. 风湿性心脏病
    C. 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
    D. 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性)
    E. 主动脉瓣狭窄

  • [单选题]对血钾增高最敏感的心脏组织是
  • A. 窦房结
    B. 心房肌
    C. 心室肌
    D. 希氏束
    E. 普肯耶纤维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n755k.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