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无芽胞厌氧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urine sediments workstation)、型超敏反应(type ⅰ hypersensitivity)、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单选题]用同一方法反复测定某一样品所获得的值间的一致性是( )
A. 准确度
B. 精密度
C. 饱和度
D. 差异度
E. 特异性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浅部真菌最适生长温度是
A. 20℃
B. 25℃
C. 30~32℃
D. 32~35℃
E. 37℃
[单选题]免疫组化技术的优点不包括
A. 高特异性
B. 高敏感性
C. 形态学的直观性
D. 精确定量分析
E. 能对抗原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单选题]在罗氏培养基上,经6周培养能生成菜花样菌落的是
A. 白喉棒状杆菌
B. 痤疮丙酸杆菌
C. 齿双歧杆菌
D. 结核分枝杆菌
E. 温和气单胞菌
[单选题]尿沉渣显微镜检查(urine sediments workstation)时,检查细胞应观察的高倍视野数为
A. 3
B. 5
C. 8
D. 10
E. 20
[单选题]以下对梅毒螺旋体感染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梅毒是人畜共患病
B. 先天性梅毒由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C. 后天性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
D. 梅毒偶然可经输血感染
E. 后天性梅毒有为反复隐伏发病和再发的特点
[单选题]正常人粪便中不见下列哪种成分( )
A. 大肠杆菌
B. 脂肪滴
C. 肠黏膜上皮细胞
D. 肌肉纤维
E. 淀粉颗粒
[单选题]属于弧菌科细菌的是
A. 温和气单胞菌
B. 产气肠杆菌
C. 乳酸杆菌
D. 鸟分枝杆菌
E. 副流感嗜血杆菌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急性感染或炎症
B. 组织坏死或损伤
C. 急性失血
D. 中毒
E. 急性溶血
[单选题]属于Ⅱ型超敏反应(type ⅰ hypersensitivity)的疾病是
A. Arthus反应
B. 格雷夫斯病(Graves病)
C. 花粉症
D. 接触性皮炎
E. 血清病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n0z8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