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血小板第三因子缺乏症,下列哪一项试验是错误的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7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巨噬细胞(macrophage)、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残留物(residue)、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凝血因子Ⅴ(coagulation factor v)、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类肝素(heparitin)、不成熟(immature)

  • [单选题]血小板第三因子缺乏症,下列哪一项试验是错误的

  • A. 血小板黏附试验正常
    B. 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
    C. 血小板第三因子有效性增加
    D. 血小板释放反应正常
    E. 血小板数量和体积正常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具有免疫记忆功能的细胞是
  • A. NK细胞
    B. 巨噬细胞
    C. T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 [单选题]关于小体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肪变性引起
    B. 胞核残留物
    C. 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
    D. 裸核
    E. 胞质局部不成熟(immature)

  • [单选题]理想的回收率与实际的回收率是有一定的差距,这里所指的理想回收率应该是
  • A. 50%
    B. 100%
    C. 120%
    D. 90%
    E. 99%

  • [单选题]TT延长,加甲苯胺蓝可以纠正,说明
  • A. 有肝素或类肝素(heparitin)样物质存在
    B. 存在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
    C.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D.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
    E. 肝脏病变

  • [单选题]目前用来减少自动生化分析技术测定时血液内源性干扰的措施不包括
  • A. 减少样品用量,尽可能增大样品稀释倍数
    B. 设定多波长测定技术
    C. 利用特异性的酶促反应(如酶偶联反应技术)来增加反应的特异性
    D. 方法学上应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双(多)试剂分析技术以达到有效的降低血液内源性干扰的目的
    E. 采用透析或层析的方法去除样品中的干扰

  • [单选题]血小板黏附率增高见于
  • A. 血小板无力症
    B.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C. 肝硬化
    D.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E. 尿毒症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lzged.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