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爆破作业(blasting operation)、外资企业(foreign enterprise)、生产活动(production activity)、大型企业(large enterprise)、人员伤亡(casualty)、直接经济损失(direct economic loss)、二氧化碳灭火剂、特别重大事故(extraordinarily serious accident)、严重破坏(severe damage)、波纹金属软管(ripple metal collapsible tube)
[单选题]用A*=lg(B1*)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式中B1*是以10万元为缩尺单位的单元固有危险性的评分法值。则一级重大危险源的A*为 ( )。
A. 大于等于1.5
B. 大于等于2.5
C. 大于等于3.5
D. 大于等于4.5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实施监督管理,除了主动进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 外,建立( )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A. 防范措施
B. 监督制度
C. 控告制度
D. 举报制度
[单选题]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__________ .
A. 北京某股份制企业的生产活动
B. 浙江某建筑公司的生产活动
C. 广东某煤矿的生产活动
D. 澳门某外资企业的生产活动
[单选题]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工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出。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ripple metal collapsible tube)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A.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 1~7 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B. 第 1 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C. 一般事故
D. 较大事故
E. 重大事故
F. 特大事故
G. 特别重大事故(extraordinarily serious accident)
[单选题]下列气体灭火剂中由于破坏臭氧层,而被逐步取替的是( )。
A. 二氧化碳灭火剂
B. 卤代烷1211、1301灭火剂
C. 七氟丙烷灭火剂
D. IG一541灭火剂
[单选题]以下有关煤与瓦斯突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突出危险性随采掘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B. 突出危险性随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软分层厚度;
C. 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次数最多,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防治技术难度最大,爆破作业最易引发突出,采煤工作面平均突出强度最大;
D. 突出多数发生在构造带、煤层遭受严重破坏(severe damage)的地带、煤层产状发生显著变化的地带、煤层硬度系数小于0.5的软煤层中;
[单选题]( )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一旦事故发生能够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有助于减少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的损害程度。
A. 驾驶员
B. 乘客
C. 乘务员
D. 行人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dje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