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全世界(worldwide)、美国人(americans)、发展史、康拉德(conrad)、日常工作(routine)、诺贝尔物理学奖(nobel prize in physics)、菲尔德(field)、充分利用(make full use)、有组织(organized)、原子核(nucleus)
[单选题]CT国际通用的英文全称是
A. Computer Aided Tomography
B. Computer TransAxial Tomography
C.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D. Computed Tomography
E. Computerized Transverse Tomography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对中枢神经系统Gd-DTPA主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
A. 鉴别脑外及脑内肿瘤
B. 显示肿瘤内部情况
C. 水肿及病变的鉴别
D. 脑出血的诊断
E. 鉴别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
[单选题]关于CT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73年美国人Lauterbur完成了CT的实验室的模拟成像工作
B. 1978年第一台头部CT设备投入临床使用
C. CT机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明的,因此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D. 1972年,亨斯菲尔德(field)和他的同事在芝加哥北美放射年会(RSNA)上宣读了他们的论文,并向全世界宣布CT机诞生
E. 1972年10月,世界上第一台CT机安装成功,获得了第一幅具有诊断价值的头部CT图像
[单选题]关于磁共振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B. 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C.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D.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E. 利用音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单选题]激光技术真正投入实际应用始于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E. 21世纪
[单选题]有关MRI对比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细胞内对比剂
B. 有磁敏感性对比剂
C. 有组织(organized)特异性对比剂
D. 有细胞外对比剂
E. 可在血管内长期存留
[单选题]关于数字融合X线体层摄影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类似于传统的直线断层
B. 用数字探测器替代屏片系统
C. 用乳腺成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D. 可进行三维重建显示
E. 总体剂量远低于单次摄影曝光剂量
[单选题]CT机房设计与布局时可不考虑
A. CT机各部件功能的发挥
B. 便于日常工作的开展
C. 充分利用(make full use)有效空间
D. 选择向阳房间
E. 射线的防护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63d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