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间隔时间(interval time)、胆红素(bilirubin)、成人外周血(adult peripheral blood)、平均数(average)、血小板特异性抗体(platelet specific antibody)、执行者(executor)、外周血涂片(peripheral blood smear)、正态分布参数(normal distribution parameters)、保存期(retention period)、不可能(impossible)
[填空题]足月新生儿,男,日龄4天,第二产,出生体重2.8kg,出现黄疸3天,并逐渐加重,1天来嗜睡拒奶,查体反应差,皮肤黄染,心率140次/分,两肺无异常,腹软,肝肋下3cm。
新生儿溶血病时,应用清蛋白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A.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 血小板输注无效
C.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D.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E. 输血后紫癜
[单选题]正常成人外周血涂片(peripheral blood smear)中不可能(impossible)见到的是
A. 镰形红细胞
B. 口形红细胞
C. 嗜多色性红细胞
D. 嗜碱性红细胞
E. 有核红细胞
[单选题]关于献血间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上次献全血1个月后单采成分
B. 上次献全血3个月后单采成分
C. 上次单采成分6个月后才能够献全血或单采成分
D. 两次单采间隔时间不足1个月则不能进行成分单采
E. 一年内单采次数可以超过12次
[单选题]择期用血评估原则是
A. 根据申请用血的各病种的实际用血情况综合测算,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
B. 根据医生申请用血的数量综合测算,再将全部备血总计后增加一个风险基数,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
C. 根据急诊输血、手术备血、平诊输血的需要综合测算,再将全部备血总计后增加一个风险基数,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
D. 按该病种既往用血数据统计的平均数和手术执行者的用血指征控制水平综合测算,再将全部备血总计后增加一个风险基数,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
E. 按该病种既往用血数据统计的平均数和手术执行者的用血指征控制水平综合测算,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
[单选题]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与σ,曲线形状越扁平,意味着
A. μ越大
B. σ越大
C. μ与σ越接近
D. σ越小
E. μ越小
[单选题]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温度及保存期(retention period),哪些正确
A. -20℃以下,四年
B. -50℃以下,二年
C. -80℃以下,三年
D. -120℃以下,三年
E. -20℃以下,一年
[单选题]关于抗-A抗-B试剂效价正确的是
A. ≥32
B. ≥64
C. ≥128
D. ≥216
E. ≥512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3le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