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漏出液的形成机制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3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赖氨酸(lysine)、细菌性(bacterial)、光吸收、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色氨酸(tryptophan)、肾小管损伤(renal tubular injury)、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肾小管性、外周血涂片(peripheral blood smear)、尿蛋白定性

  • [多选题]漏出液的形成机制有

  • A. 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降低
    C. 淋巴回流受阻
    D. 细菌性炎症感染
    E. 水钠潴留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蛋白质在280nm波长处有光吸收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
  • A. 色氨酸
    B. 酪氨酸
    C. 谷氨酸
    D. 苯丙氨酸
    E. 赖氨酸

  • [多选题]关于肾小管性蛋白尿正确的论述是
  • A. 是由于肾小管损伤、重吸收能力降低产生的
    B. 以大分子的清蛋白增高为主
    C. 尿蛋白定性常在(+)~(2+)
    D. 铅、汞等中毒时可出现此种蛋白尿
    E. 尿圆盘电泳图形以中分子量的清蛋白为主

  • [多选题]严重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peripheral blood smear) ( )
  • A. 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
    B. 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
    C. 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
    D. 可见环形红细胞
    E. 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y07pen.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