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公务员2022历年考试试题(6Z)相关信息,更多公务员2022历年考试试题(6Z)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公务员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预备犯罪是指为了实行犯罪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①准备工具。任何工具只要同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就成为犯罪工具。②制造条件。如谋划行动方案、勾结共同犯罪人等等。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描述未构成预备犯罪的是( )。
A. 刘军因为私人问题与老板积怨。一天,他遇老板外出,正巧天降暴雨,毁坏交通。刘军准备制造车祸假象,想致老板意外死亡
B. 丁某欠王老板20余万元,王老板多次索要,丁某总是躲避或拒绝。一天,有人告诉丁某,王老板正在训练“打手”,准备对付丁某。后来,丁某查证,所谓的“打手”,是王老板新招的保安
C. 梁某觊觎邻居家新买的摩托车,意欲据为己有(appropriation),并悄悄准备好了一把万能钥匙(master key),想趁邻居不在家时入室偷窃
D. 张胜扬言要杀吴天,并买了一把三棱刮刀,准备伺机行动
2. [单选题]:定义: ①促进就业:国家为保障公民实现劳动权所采取的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②安置就业:国家对谋求职业者进行统包统配,有政府强制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必须服从。 ③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典型例证: (1)王先生是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被分到东北工作。 (2)南京市有关部门多次举办军属和用人单位见面会,促进军属的就业。 (3)刘从大学毕业(go down)后,一直没有工作,目前在学复习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B. 1
C. 2
D. 3
3. [单选题]单词:英语( )
A. 香水:法国
B. 规则:游戏
C. 常识:知识
D. 抽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