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民事行为能力(capacity for civil conduct)、精神病人(psychopath)、严重危害(serious harm)、中间状态(intermediate state)、国家强制力、不当得利之债(debt of unjustified benefits)、《选举法》(election law)、地上附着物、前后矛盾、人口不足(underpopulation)
[判断题]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元朝由地方政府纂集的法规汇编是( )。
A. 《大元通制》
B. 《大札撒》
C. 《元典章》
D. 《至元新格》
[单选题]我国选举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基数与按人口数增加的代表数相加的名额.如某镇人口为18万人,则该镇人民代表的总名额最多是( ).
A. 160人
B. 140人
C. 130人
D. 150人
[单选题]甲、乙共有图书63册,乙、丙共有图书77册,已知三人中图书最多的那个人的书数是最少的那个人的2倍,请问图书最多的那个人有多少册图书?
A. 36
B. 42
C. 44
D. 56
[单选题]下列关于唐朝法律中的自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犯罪被揭发后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作自首
B. 唐律中.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犯罪并非都可自首
C. 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
D. 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但犯罪情节交代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
[单选题]法的遵守的主体的行为,不论从外在方面还是从内在动机方面,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这属于守法的( ).
A. 低级状态
B. 中间状态
C. 高级状态
D. 外在状态
[多选题]法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基本特征有 ( )
A. 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B.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 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和权力 (⊙o⊙)
D.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形下,会发生不当得利之债?( )
A. 甲欠乙1万元赌债
B. 丙赠与丁500元钱 (⊙o⊙)
C. 戊超过合同约定时间向己偿还借款
D. 下大雨时,庚水塘中养的鱼跳到辛的水塘中
[单选题]“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单选题]曾某与左某的院子一墙之隔,曾某在自家园中种石榴树,石榴树枝伸展到左某院内,左某在自家院中摘石榴吃,因而和曾某发生争执。曾某和左某争执的问题在民法中称为( )。
A. 共同所有
B. 相邻关系
C. 按份共有
D. 区分所有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xrz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