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弗洛伊德(freud)、防御机制、双眼视差(binocular disparity)、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运动视差(motion parallax)、感觉良好、保密性原则、双眼线索、线条透视(linear perspective)
[单选题]小李的自我价值感很低,他通过加入高薪阶层的网球俱乐部,在最好的餐厅用餐来使得自己感觉良好。小李使用的防御机制是
A. 退行
B. 认同
C. 投射
D. 替代
E. 固着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某来访者来到咨询室,该来访者的问题表现为学校恐怖症,咨询师经过询问后了解到来访者既具有一般学校恐怖症具有的学习成绩差、不愿上学的特征,也了解到来访者不愿上学并不是害怕和老师、同学交往,而是担心在离开父母的这段时间内父母会出意外。这时咨询师遵循的原则是
A. 保密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综合性原则
D. 异同性原则
E. 客观中立的原则
[单选题]20世纪60年代认知领悟疗法的代表学者为( )
A. 李心天
B. 龚耀先
C. 张厚灿
D. 许又新
E. 钟友彬
[单选题]艾里克森式催眠治疗原则之一“保护无意识”的真正含义可陈述为
A. 治疗师控制病人的无意识不在恍惚状态下出现
B. 治疗师令病人去控制自己的无意识不在恍惚状态下出现
C. 治疗师令病人的不被意识接受的无意识内容暂时或部分地失忆
D. 治疗师令病人所有的在恍惚状态下暴露的无意识内容不能回忆
E. 病人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的无意识不在恍惚状态下出现
[单选题]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任何行为都是( )
A. 遗传的
B. 可以习得
C. 不可以习得
D. 可以消退
E. 变化的
[单选题]下列关于似动现象的陈述,错误的是
A. 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B. 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们在无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C. 在电影、电视看到的画面活动是一种动景运动
D. 看到月亮在云间移动是一种诱发运动
E. 似动现象是一种错觉
[单选题]团体心理治疗问世于( )
A. 20世纪2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50年代
E. 20世纪60年代
[单选题]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是
A. 对象重叠
B. 运动视差
C. 双眼视差
D. 线条透视(linear perspective)
E. 空气透视
[单选题]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在记忆方面的早期表现为
A. 顺行性遗忘
B. 虚构
C. 错构
D. 逆行性遗忘
E. 近事遗忘
[单选题]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 冯特
B. 弗洛伊德
C. 詹姆斯
D. 华生
E. 韦特海默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xoy5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