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EB病毒的潜伏部位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3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传播媒介(media)、节肢动物(arthropod)、子囊孢子(ascospore)、典型调查(typical investigation)、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立克次体感染(rickettsia infections)、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正态分布曲线、动物排泄物(animal excrement)、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i)

  • [单选题]EB病毒的潜伏部位是

  • A. 迷走神经节
    B. B淋巴细胞
    C. 颈上神经节
    D. 骶神经节
    E. 三叉神经节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以下关于立克次体传播途径描述错误的是
  • A. 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i)的传播媒介是体蚤
    B. 莫氏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是鼠蚤或鼠虱
    C. 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通过恙螨幼虫叮咬传播给人类
    D. 贝纳柯克斯体以蜱为传播媒介
    E. 汉赛巴尔通体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 [单选题]立克次体感染人类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 患者分泌物
    B. 家禽排泄物
    C. 节肢动物叮咬
    D. 哺乳动物排泄物(animal excrement)
    E. 粪-口途径

  • [单选题]对于白假丝酵母菌鉴定有诊断意义的孢子是
  • A. 子囊孢子
    B. 分生孢子
    C. 厚膜孢子
    D. 关节孢子
    E. 芽生孢子

  • [单选题]志贺菌感染中,哪一项不正确
  • A. 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无动物宿主
    B. 宋内志贺菌多引起轻型感染
    C. 福氏志贺菌感染易转变为慢性
    D. 急性中毒性菌痢以小儿多见
    E. 感染后免疫期长且巩固

  • [单选题]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常用调查方法分为
  • A. 普查、抽样调查、病例调查
    B. 普查、典型调查、队列调查
    C. 普查、抽样调查、案例调查
    D. 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E. 普查、抽样调查、队列调查

  • [单选题]正态分布曲线下,X±1.96S的范围包括全部变量值的百分数是
  • A. 80.0%
    B. 90.0%
    C. 95.0%
    D. 99.0%
    E. 99.5%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xo7e04.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