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肠伤寒(ileotyphus)、苦味酸(picric acid)、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非特异性反应(nonspecific reaction)、祖细胞(progenitor cells)
[多选题]腹泻时疾病与粪便性质组合正确的是
A. 菌痢-便意可达十数次,但量少,里急后重,黏液血便
B. 重症霍乱-腹泻量大,每日可超过5~10L,无色或淘米水样,腥臭味
C. 肠伤寒-肠出血时有血便或柏油样便
D. 病毒性腹泻-多为薄白或淡黄色淘米水样
E. 阿米巴痢疾-脓血便或果酱样便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
A. 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B. 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C.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分布、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D. 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E. 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单选题]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与一般间接血凝试验的区别是
A. 反应中的红细胞是未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
B. 反应中的红细胞是已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
C. 反应中的红细胞是未经致敏的对照者新鲜红细胞
D. 反应中的红细胞是已经致敏的对照者新鲜红细胞
E. 以上均不对
[单选题]可引起血清M蛋白增高的疾病是
A. 多发性骨髓瘤
B.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C. 恶性淋巴瘤
D. 重链病和轻链病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碱性苦味酸显色反应是一个非特异性反应(nonspecific reaction),下列哪种物质不与其发生显色反应
A. 葡萄糖
B. 肌酸
C. 丙酮
D. 丙酮酸
E. 肌酐
[多选题]提出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stemcell,HSC)的概念的依据是
A. 造血干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
B. 维持体内恒定的血细胞数量
C. 1961年Till等在动物发现了造血干细胞
D. 1979年,体外培养人造血祖细胞(progenitor cells)成功
E. 采用了天然的细胞标志纯化造血干细胞和发展体外造血干细胞培养技术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x63q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