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胶原纤维(collagen fiber)、变形杆菌(proteus)、脂肪性、共轭双键(conjugated double bond)、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光吸收值、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
[单选题]与蚕豆病的发病有关的酶是
A. 磷酸戊糖差向酶
B. 磷酸戊糖异构酶
C.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
D. 内酯酶
E. 转酮基酶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核酸、核苷酸、核苷及碱基的最大紫外光吸收值一般在波长
A. 200nm
B. 220nm
C. 240nm
D. 260nm
E. 280nm
[单选题]常用于电镜研究的固定剂是
A. 80%~90%乙醇
B. 10%甲醛
C. 1%~2%锇酸
D. 0.3%~5%醋酸
E. 甲醇
[单选题]适用于固定肝糖原的固定液是
A. 甲醛液
B. 乙醇
C. Bouin液
D. Zenker液
E. Carnoy液
[单选题]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中含量恒定的是( )。
A. 氢(H)
B. 碳(C)
C. 氮(N)
D. 氧(O)
E. 硫(S)
[单选题]引起急性肾盂肾炎的致病菌多数是( )。
A. 葡萄球菌
B. 变形杆菌
C. 大肠杆菌
D. 副大肠杆菌
E. 真菌
[单选题]非典型增生是指
A. 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态
B. 良性上皮肿瘤恶变时的一种过渡
C. 黏膜上皮因异常增生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有的可发展为癌
D. 黏膜上皮增生时转化成其他类型的组织
E.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在增生修复过程中出现形态的改变现象
[单选题]要制备电镜的半薄切片,可用的组织固定方法是
A. 中性甲醛液体
B. 丙酮
C. 可先用戊二醛固定,然后再用锇酸进行二次固定
D. 乙醇固定
E. 先用甲醛固定,然后再用戊二醛进行二次固定
[单选题]真菌染色时常用的氧化剂是
A. 高碘酸
B. 醋酸
C. 高锰酸钾
D. 磷钨酸
E. 冰醋酸
[单选题]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不正确的是
A. Ⅰ型胶原纤维:排列紧密,显示强的双折光性,呈黄色或红色
B. Ⅱ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呈多种色彩的疏松网状分布
C. Ⅲ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呈绿色的细纤维
D. Ⅳ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的基膜呈淡黄色
E. Ⅴ型胶原纤维:排列疏松,显示强的双折光性,呈绿色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x0d0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