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者男性,60岁,1个月来劳累后心前区痛,饱餐后加重2小时,伴心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8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成骨细胞(osteoblast)、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急腹症(acute abdomen)、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同步化(synchronization)、颈静脉(jugular vein)、脑神经(cranial nerve)、锋电位(spike potential)、氟骨病、双下肢(both lower limbs)

  • [填空题]患者男性,60岁,1个月来劳累后心前区痛,饱餐后加重2小时,伴心悸、大汗、呕吐胃内容数次,自服硝酸甘油无效。查体:血压70/50mmHg,神清,精神差,未见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75次/分,律齐,心音低,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both lower limbs)不肿

  •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以下关于周围神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周围神经分为脊神经和脑神经(cranial nerve)
    B. 脊神经中含有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C. 脑神经(cranial nerve)中含有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D. 躯体神经中含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
    E. 内脏神经只含有感觉纤维

  • [单选题]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主要特点是
  • A. 顺浓度差转运
    B. 温度升高时扩散量增加
    C. 需要膜蛋白质的"帮助"
    D. 不消耗能量
    E. 是脂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

  • [单选题]关于突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递质的释放是以胞裂外排的形式进行的
    B. 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前成分由轴突末梢形成
    C. 化学性突触中以轴-树突触和轴-体突触最常见
    D. 化学性突触使相邻的许多神经成分的活动同步化
    E. 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后成分是由神经元胞体或其树突分支形成的

  • [单选题]rt-PA溶栓入选标准不包括
  • A. 年龄18~80岁
    B. 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
    C. CT检查发现高密度病灶
    D. 卒中症状持续至少30分钟
    E. CT检查未见特殊发现

  • [单选题]患"疖"后为消炎、控制感染、促进吸收和愈合,不宜采用哪种方法
  • A. He-Ne激光疗法
    B. 短波:无热量
    C. 紫外线疗法
    D. 无氧运动,如短跑、举重
    E.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 [单选题]氟化剂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但副作用较多,其副作用不包括
  • A. 胃肠症状
    B. 体重下降
    C. 氟过量可致氟骨病
    D. 氟过量可致骨软化病
    E. 氟过量可致甲旁亢,促进骨吸收和骨质疏松

  • [单选题]平衡功能的生理学机制不正确的是
  • A. 必须依赖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B. 本体感觉丧失平衡能力下降
    C. 闭目时躯体平衡增强
    D. 前庭系统感受头部的位置及运动,参与平衡调节
    E. 运动系统通过肌群的协同运动等参与平衡调节

  • [单选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的红色表示
  • A. 层流
    B. 湍流
    C. 朝向探头的血流
    D. 离开探头的血流
    E. 反流

  • [单选题]动作电位或锋电位(spike potential)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其特点不包括
  • A. 只出现在受刺激的局部
    B. 传播的范围和距离并不因原初刺激的强弱而有所不同
    C. 可沿着细胞膜向周围传播,直至整个细胞的膜都依次兴奋
    D. 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 刺激达到了阈强度,再增加刺激并不能使动作电位的幅度有所增大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xzoq5.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