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自然现象(natural phenomena)、城镇居民(urban residents)、根本原因(basic reason)、恩格尔系数(engers coefficient)、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接触面积(contact area)、科学考察(scientific investigation)、一视同仁、绝大多数(most)、凹凸不平(unsmooth)
[单选题]:虽然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钙,但同时含有大量的浆草酸,浆草酸会有力地阻止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一个人要想摄入足够的钙,就必须用其他含钙丰富的食物来取代菠菜。以下哪个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题干的论证?( )
A. 大米中不含钙,但含有中和浆草酸并改变其性能的碱性物质
B. 奶制品中的钙含量要高于菠菜,许多经常食用菠菜的人也食用奶制品
C. 在人的日常饮食中,除了菠菜以外,事实上大量的蔬菜都含有钙
D. 菠菜中除了钙以外,还含有其他丰富的营养素;另外,浆草酸只阻止人体对钙的吸收,并不阻止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现有边长1米的一个木质正方体,已知将其放入水里,将有0.6米浸入水中。如果将分割成边长0.25米的小正方体,并将所有的小正方体都放入水中,直接和水接触的表面积总量为( )。
A. 3.4平方米
B. 9.6平方米
C. 13.6平方米
D. 16平方米
[单选题]:在我们居住的北半球上,出现冬天冷夏天热,这一自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季风
B. 地球公转
C. 地球自转
D. 海洋暖流
[单选题]17 .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 . 5 %是共同的,但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自己看成是万物之主。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都是经过长达30 亿年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的。
A. 这段文字意在阐明:
B. 大多数思想家并不理解进化论的思想
C. 真正的思想家应对所有物种一视同仁
D. 所有物种事实上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E. 黑猩猩与人类的进化史实际极为相似
[单选题]:有一列火车长250米,现在通过长为500米的桥,那么火车头从开始进入到完全通过需要( )时间。(已知火车速度为54千米/小时)。
A. 30秒
B. 40秒
C. 50秒
D. 60秒
[单选题]:2004年该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6%,约为同年农民的80%,那么该市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是农民的食品支出的( )。
A. 一倍
B. 两倍
C. 三倍
D. 四倍
[单选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 ~ 15 题:
A. 5 米/秒的速度 , 水流的路径 、 速度随季节和代的不同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 一般意义上的洋流 , 是在大海的表层流动 ( 表层流 ) , 而深层的水流则较弱 , 速度在每秒几厘米以下 , 水流的结构也很复杂。表层洋流的发生,首先是因为风。水面上一起风,由于风力作用,水层就被拖动。表层的水一动 , 因海水彼此之间存在摩擦力 , 下面的水层便接连不断地被拖动 。 实际上 , 洋流并非沿着风的方向前进 。 像洋流这种地球上的大规模运动通常要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 , 即要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 。 在北半球 , 运动物体所受科里奥利力在其运动方向垂直的右方起作用 。这样 , 海水就偏离了风力作用的方向 , 在北半球 、 表层洋流沿偏离风向约四五度的右方流动 。海面并不是完全水平的,温度、盐分、海水密度等多种因素使得海面凹凸不平(unsmooth)。笼统来说 , 水温高的部分密度小 , 水面就高 。 水流理应从高处向低处流 , 但是由于科里奥利力的作用 , 高处的水流沿偏右的方向流动 , 这称为地衡流 。 海水的盐分等因素也可造成海水密度不同 。 海水中溶人了各种各样的物质 , 其中钠和卤素占绝大多数(most) 。 另外 , 也有镁 、 钾 、 钙等盐类 。 盐分浓度会随年蒸发量 、 降水量而发生变化 。 此外 , 有河流等大陆水流注入的沿岸海域盐分较少,这些都影响洋流的流向。
B. 12. 下列对 “ 洋流 ” 下的定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 ) 。
C. 基于潮流波浪而产生周期性流动以外的、比较固定的水流叫洋流
D. 由于潮流和波浪而产生周期性流动的 , 幅度宽窄 、 流速 、 大小强度均不同的固定水流叫洋流
E. 洋流指的是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在全世界的海域中循环运动的水流
F. 不属于由潮流和波浪而产生周期性流动的 、 地球规模的海水循环中比较固定的水流叫洋流
[单选题]清末明初,一批西方人跑到中国西南山区进行科学考察(scientific investigation)或偷猎活动,他们中有人在山区发现了一种体形较小的有尾熊,由于当地人称其为 “ 山地熊 ” 或 “ 猫熊 ” ,他们在文章中也就称其为 “ 猫熊 ” , “ 猫熊 ” 后来为什么叫成 “ 熊猫 ” 了呢?民国以后 , 有些传统的书刊由竖排改为横排,有人由于左右行文的不同,把 “ 猫熊 ” 读成了 “ 熊猫 ” 。不过,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动物学界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的分类。
这段文字主要是:
A. 论述熊猫如何进入研究视野
B. 介绍 “ 熊猫 ” 一词的由来
C. 表明应对熊猫科学分类
D. 说明对 “ 熊猫 ” 的误称由来已久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w6r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