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 )。
A. 语言或行为
B. 行为习惯
C. 意向或意图
D. 行为方式
2. [单选题]关于焦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焦虑程度与学习效果呈U型曲线
B. 个体的焦虑水平可以作为其动机激发水平的标志
C. 一定的焦虑水平有助于复杂材料的学习
D. 对于低焦虑程度的学生,适于采用较大压力的教学措施
3. [多选题]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A.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 教育方法的选择
C. 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D.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E. 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4. [单选题]两个“它”的意思是指: 查看材料
A. 两个“它”都指代《红楼梦》这部小说
B. 两个“它”都指前面引文:“半世亲见……”、“其间离合……”
C. 前一个“它”是指引文“半世亲见……”,后一个“它”是指《红楼梦》这部小说
D. 前一个“它”是指《红楼梦》这部小说,后一个“它”是指引文“其间离合……”
5. [单选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阶段以( )为主。
A. 综合课程
B. 实践课程
C. 分科课程
D. 技术类课程
6. [多选题]高老师特别重视开学第一节课。课前,他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上讲解清晰,风趣幽默,循循善诱,深受同学们欢迎。平时,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衣着端庄,注意与学生友好相处(keep in with),学生碰到困惑找他谈心时,他总是态度亲切,耐心细致……高老师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依据此材料,高老师建立威信的途径有()。
A. 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B.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C.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
D. 注重仪表风度
7. [单选题]( )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它是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经过改造、重组、联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
A. 想象
B. 发散思维
C. 联想
D. 逆向思维
8. [多选题]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
A. 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
B. 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速率前进的
C. 各种心理发展水平的速率不同
D. 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
9. [多选题]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系统包括()。
A. 官学
B. 私学
C. 书院
D. 启蒙教育
E. 社学
10. [单选题]学生在学习上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上称作( )。
A. 学习动机
B. 学业动机
C. 成功期待
D. 成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