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理化检验技术医学正高职称2023模拟试卷232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8-2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6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理化检验技术医学正高职称2023模拟试卷232相关信息,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医学正高职称2023模拟试卷232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A. 终点分析法 
B. 连续监测法 
C. 比浊测定法
D. 反射光度法
E. 原子吸收法


2. [多选题]影响比色法测定水样pH的因素是

A. 浑浊度(turbidity)
B. 颜色
C. 游离氯
D. 氧化性
E. 还原性


3. [多选题]在动力采样中,影响采样体积准确性的因素是

A. 采样管道长度
B. 采样管道内径
C. 采样流量的校准
D. 采样时间的计量
E. 采样入口方向


4. [多选题]芯片电泳系统大体包括

A. 芯片
B. 分析仪,由产生电场力的装置和信号的检测收集装置两部分组成
C. 实现芯片功能化方法和材料的试剂盒
D. 点样仪
E. 荧光扫描仪


5. [多选题]浑浊度(turbidity)的结果可在测定时直接比较读取,然后乘以稀释倍数。不同浑浊度(turbidity)范围的读数精度要求不同,读数精度符合要求(meet the requirement)的是

A. 浑浊度(turbidity)范围2~10NTU;读数精度2NTU
B. 浑浊度(turbidity)范围10~100NTU;读数精度5NTU
C. 浑浊度(turbidity)范围100~400NTU;读数精度10NTU
D. 浑浊度(turbidity)范围400~700NTU;读数精度50NTU
E. 浑浊度(turbidity)范围700NTU以上;读数精度100NTU


6. [多选题]下列关于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时环境温度最好为20~25℃恒温
B. 干化学试剂的胶膜可减少血清内源性物质的干扰
C. 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suitable for)干化学法测定技术的浓度计算
D. 离心式生化分析仪采用同步分析
E. 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必定是单通道


7. [多选题]测定水中有机污染物时,对成分较复杂的水样,在分离和浓集后还需要进一步净化,可采用

A. 加热法
B. 化学法破坏干扰物质
C. 反萃取法
D. 沉淀法
E. 层析法


8. [多选题]水样中常含有少量固体物质形成悬浮物,影响容量和比色测定,水样组成复杂,某些组分会干扰待测组分测定;待测组分含量很低,一般只有ppb级或更低,直接测定很困难;故水样测定前通常要经过预处理,预处理的方法有下列哪些

A. 悬浮物的分离
B. 水样消解
C. 放置
D. 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E. 加热


9. [多选题]用于体液中氨基酸定量测定的方法有

A. 纸层析法
B. Guthrie微生物试验法
C. 离子交换层析法
D. 高效液相层析法
E. 气-液相层析法


10. [多选题]下列糖中,具有还原性的是

A. 葡萄糖
B. 蔗糖
C. 麦芽糖
D. 乳糖
E. 半乳糖


11. [多选题]用电位法测定水样pH时,用于校正仪器刻度的pH标准缓冲液,常用的为

A. 1.68(25℃)
B. 4.01(25℃)
C. 6.86(25℃)
D. 9.18(25℃)
E. 12.46(25℃)


12. [多选题]连续监测法试剂盒质量评价要求为 ( )

A. 反应速度下降型的试剂空白吸光度应在1.5左右
B. 反应速度上升型的试剂空白吸光度越低越好
C. 试剂空白的酶促反应时间曲线应平坦,吸光度变化应ΔA/min≤0.001
D. 延迟期、线性反应期与设定的实验参数要相符
E. 酶促反应速度曲线的斜率要小,否则灵敏度下降


13. [多选题]减压干燥法主要适用于(suitable for)测定哪些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A. 高温易氧化分解
B. 挥发快
C. 挥发慢
D. 含水多
E. 含水较少


14. [多选题]在测定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操作错误的是

A. 称量某物时未冷却至室温就进行称量
B. 滴定前用待测定的溶液淋洗锥形瓶
C. 称量用砝码没有校正
D. 用移液管移取溶液前未用该溶液洗涤移液管
E. 总是多加了一滴滴定液


15. [多选题]双波长方式分析的优点有 ( )

A. 能提高检测速度
B. 能消除噪音干扰
C. 能对电源波动有补偿效果
D. 能减少散色光的影响
E. 能减少样品本身光吸收的干扰


16. [多选题]国标中规定的脂肪测定方法包括

A. 超临界二氧化碳法
B. 索氏提取法
C. 高效液相法
D. 酸水解法
E. 纸层析法


  • 查看答案&解析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kyr3ej.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