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2023口腔正畸学中级专业历年考试试题集锦(7V)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8-15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8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口腔正畸学中级专业历年考试试题集锦(7V)相关信息,更多2023口腔正畸学中级专业历年考试试题集锦(7V)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前牙Ⅱ°深覆盖的分度,正确的是

A. 0~3mm
B. 3~5mm
C. 5~8mm
D. 8~12mm
E. 12mm


2. [单选题]下颌平面指的是

A. OP
B. FH
C. Ba-N
D. SN
E. MP


3. [单选题]改变颌骨生长的最佳治疗时间

A. 乳牙期
B. 替牙期
C. 恒牙期
D. 成人期
E. 青春生长进发期前1~2年


4. [单选题]正畸治疗对牙周病的不良影响表现为

A. 排齐拥挤的牙列,利于生理自洁
B. 去除咬合创伤,促进牙周组织恢复改建
C. 矫治器的不良刺激
D. 矫正扇形移位,改善美观,消除不良唇习惯
E. 直立倾斜的磨牙改善牙槽骨的外形


5. [单选题]属于颞下颌关节功能区的是

A. 关节结节后斜面与髁突前斜面
B. 关节窝顶与髁突前斜而
C. 关节结节后斜面与髁突横嵴
D. 关节窝顶与髁突后斜面
E. 关节结节前斜面与髁突后斜面


6. [单选题]最理想的盖髓剂是

A. 玻璃离子
B. 抗生素糊剂
C. 氢氧化钙
D.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E. 碘仿糊剂


7. [单选题]龈上菌斑通常为

A. 光滑面菌斑与邻面菌斑
B. 附着菌斑与非附着菌斑
C. 舌侧菌斑与颊侧菌斑
D. 光滑面菌斑与点隙裂沟菌斑
E. 点隙裂沟菌斑与根面菌斑


8. [单选题]上述哪种肿瘤的组织发生来自闰管储备细胞( )

A. 皮脂腺腺瘤
B. 嗜酸性腺瘤(eosinophil adenoma)
C. 黏液表皮样癌
D. Warthin瘤
E. 多形性腺瘤


9. [单选题]全面系统的学习方法是指

A. 学习医学伦理学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 系统地学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范畴、规范和原则
C. 把医德观点和医德规范准则放在所处的历史时代去理解
D. 把历史上的一切医德理论和规范都继承下来
E. 把医学伦理学的一切理论、道德原则和规范都背诵下来


10. [单选题]牙周膜中细胞受到炎症刺激时可增殖,成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的来源是

A. 成纤维细胞
B. 成牙骨质细胞(cementoblast)
C. 上皮剩余
D.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E.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11. [单选题]光学显微镜下所见到分泌管的纵纹,超微结构为( )

A. 内质网
B. 高尔基复合体
C. 微绒毛
D. 线粒体
E. 核糖体


12. [单选题]狭义的咀嚼肌是指

A. 颞肌、二腹肌、翼内肌、翼外肌
B. 颞肌、二腹肌、翼内肌、咬肌
C. 颞肌、下颌舌骨肌、翼内肌、翼外肌
D. 二腹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
E. 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


13. [单选题]关于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矫治力的强度,正确的是

A. 施力越小越好,以免造成组织破坏
B. 应用越大的矫治力,能加速牙齿的移动速度
C. 力的强度要适宜,产生类似于牙生理性移动的效果
D. 选择轻力还是重力,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判断
E. 施加过大力值,以直接骨吸收为主


14. [单选题]颊黏膜肿块3个月,疼痛,下唇麻木1个月,最可能是

A. 颊黏膜腺泡细胞癌
B. 鳞癌
C. 恶性混合瘤
D. 腺样囊性癌
E. 黏液表皮样癌


15. [单选题]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最常用的胺活化剂是

A. 樟脑醌
B. 过氧化苯甲酰(BPO)
C. N,N-二乙基对甲苯胺(DHET)
D. N,N-二甲胺甲基丙烯酸乙酯
E. 三丁基硼


16. [单选题]患者,男.68岁,牙列缺失,正中关系位(centric relation position)时,上颌严重前突,在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时,正确的排牙方法是

A. 将上前牙排拥挤一些
B. 选用较上颌牙大一型号的下前牙
C. 对上前牙进行减数排列
D. 上前牙略向唇侧,下前牙略向舌侧
E. 上前牙略向舌侧,下前牙略向唇侧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ky7l70.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