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足三里(st 36)、三阴交(sp 6)、《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本草经集注》、关键所在、上巨虚(st 37)
[单选题]患者李某,男性,一个月前到南方出差,近一周来发作寒战,隔日发作一次,无发热,伴呕吐,腹泻,神昏不语,舌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此治疗以下列何方为宜
A. 清瘴汤
B. 何人饮
C. 鳖甲煎丸
D. 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E. 八珍汤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有治疗胆道蛔虫作用的穴位是
A. 合谷
B. 禾髎
C. 巨髎
D. 迎香
E. 颧髎
[单选题]腰痛为病的关键所在为
A. 外感则因风寒、湿热诸邪
B. 瘀血阻络
C. 外感湿邪
D. 湿热下注
E. 肾虚
[单选题]气胸
A. 过清音
B. 鼓音
C. 实音
D. 水泡音
E. 哮鸣音
[单选题]舌青紫湿润而短缩的主病为
A. 痰浊内阻
B. 寒凝筋脉
C. 肝风内动
D. 热盛伤津动风
E. 风气挟痰
[单选题]在导致肾阴亏虚的原因中,较为次要的是
A. 久病伤阴,累及于肾
B. 五志过极化火,耗及于肾
C. 幼年肾气虚弱,老年精气衰退
D. 他脏为病,累及于肾
E. 房劳过度,耗伤于肾
[单选题]下列关于药物体内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排出体外才能消除其活性
B. 药物代谢后会增加脂溶性
C. 药物代谢后肯定会减弱其药理活性
D. 肾脏排泄和肝脏代谢是两种主要消除途径
E. 药物只有分布到血液外才会消除效应
[单选题]首载山楂的本草文献是
A. 《本草经》
B. 《本草经集注》
C. 《新修本草》
D. 《本草纲目》
E. 《食疗本草》
[单选题]毛某,男,40岁。1周前出差四川,工作紧张之余,尽享辛辣美味。归京后一直没有临厕,兼见烦渴,口臭喜冷,脉滑实,苔黄燥,急求针灸通便。针灸取穴为
A. 上巨虚(st 37)、天枢、支沟、合谷、曲池
B. 上巨虚(st 37)、天枢、支沟、中脘、行间
C. 上巨虚(st 37)、天枢、支沟、脾俞、胃俞
D. 上巨虚(st 37)、天枢、支沟、神阙、气海
E. 上巨虚(st 37)、天枢、支沟、三阴交、足三里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kk4g8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