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甲状腺炎(thyroiditis)、剧烈运动(strenuous exercise)、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持续时间(duration)、免疫耐受。、位密度(bit density)、诱导免疫耐受(induction of immune tolerance)、突发呼吸困难
[单选题]男性,40岁。1小时前剧烈运动后突发呼吸困难、心悸。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心尖区闻及舒张晚期奔马律。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不对称肥厚。诊断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本病例产生奔马律的机制是
A. 左室收缩期压力负荷过度
B. 左室舒张早期容量负荷过度
C.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负荷过度
D. 左室舒张晚期容量负荷过度
E. 左室舒张期容量及压力负荷过度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是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
A. 重症肌无力
B. 慢性甲状腺炎
C.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单选题]下述关于荧光免疫技术间接法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 第一抗体为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B. 第二抗体为荧光标记抗体,是针对一抗的抗抗体
C. 是检测一抗是否结合于组织抗原上的标记探针
D. 可用于检测抗原,也可用于检测抗体
E. 操作简便,特异性高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
A. 出现于发病后1周内,高峰2周4内,持续时间1~3个月
B. 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高峰为2~3周内,持续时间3~6个月
C. 出现于发病后2~3周内,高峰为3~4周内,持续时间6~9个月
D. 出现于发病后3~4周内,高峰为4~5周内,持续时间9~12个月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编码HLAⅠ类抗原基因位点是
A. HLA-A、B位点
B. HLA-A、B、C位点
C. HLA-DR位点
D. HLA-DR、DP、DQ位点
E. C2、C4、TNF、Bf位点
[单选题]最易诱导免疫耐受(induction of immune tolerance)的抗原是( )
A. 大分子聚合态抗原
B. 颗粒性抗原
C. 可溶性抗原
D. 抗原表位密度(bit density)低的抗原
E. 细菌、细胞
[单选题]下列关于能量传递复合型荧光染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用化学方法将两种不同的激发波长的染料结合
B. 通过一个荧光染料被激发后产生的发射波长激发另一荧光染料产生荧光信号
C. 主要用于同一激光束激发分析单个细胞分子的多参数资料提供更方便科学的手段
D. 主要用于对同一激光束激发分析多个细胞分子的多参数资料提供更方便科学的手段
E. 利用488nm波长激发光照射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wk883ln.html